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湛江年度经济报告:商品房销售额167.69亿 增7.4%

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  2015-08-25 10:05

[摘要] 8月19日,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湛江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湛江市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

8月19日,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湛江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湛江市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

以下是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战略部署,应对复杂严峻的形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力以赴促改革、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新常态下保持稳中加快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总体实力继续提升。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258.72亿元,增长10%,比全省增速高2.3%、高2.6%。、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3%、11.3%和11.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0元,增长8%。来源于湛江的财政总收入564.2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4.42亿元,增长8%。湛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301.8元,增长10.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元,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7︰38.9︰40.4调整到19.8︰39.7︰40.5。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2674亿元,增长13.5%。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2246.58亿元,增长14.8%。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70亿元,增长12.1%。先进制造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27.98%。“南方海谷”加快建设,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值1400.8亿元,增长9.8%。成功举办中国首届海洋经济博览会,有32个国家、1300多家企业机构参展参会,专业观众2.1万人次,普通观众28万人次。

县(市、区)工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麻章区、廉江市、雷州市等县(市、区)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其中廉江经济开发区增速达到62.3%。湛江、廉江产业转移园全省目标考核。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成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业孵化基地,入孵科技企业31家、入驻创业团队45个。

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新增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各类研发机构114家、各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2个,新认定和通过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17家。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同比增长40.7%和18.9%。

(三)农业基础地位稳固,发展条件不断改善。成功防御“威马逊”和“海鸥”两次超强台风袭击,实现人员零伤亡。主要农产品平稳增长,实现农业增加值447.96亿元,增长4.3%。现代农业发展涌现新亮点,廉江、徐闻获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北部湾农产品流通综合示范区5万亩基地,带动农户3000多户;建成高标准农田73万亩。

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4家、农民合作社326家;良种覆盖率达96%。农业品牌化成效显著,品牌产品数量连续4年稳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雷州青年运河灌区完成渠道加固49公里,鉴江供水枢纽工程闸工程投入运行,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96宗。

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动工建造30艘200吨以上大型钢质渔船,其中远洋渔船12艘,组建外海和远洋捕捞船队。推进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和50个农业服务站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有新改善,创建省级名村27个,市级示范村60个。加快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200条自然村通水。扶贫开发有新成效,投入资金13.6亿元,建成项目4691个。

打响告别茅草房大会战,动工建设10026户,竣工5466户,1909户“全倒户”可在春节前搬住新居。启动海加固达标攻坚战,修复完成海堤等水毁工程38宗。

(四)投资总量再创新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0.76亿元,总量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36.2%,增速居全省第3位。其中属生产性的工业完成投资435.62亿元,增长67.8%,增速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31.6个百分点。随着鼓励民间投资政策得到落实,民间投资完成606.26亿元,增长25.1%,占总投资的59.4%。

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完成开发投资177.35亿元,增长14.6%,商品房销售面积294.1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67.69亿元,分别增长2.8%和7.4%。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三讲三评”促进签约项目70个,计划投资178.8亿元。

(五)重点项目扎实推进,项目拉动强劲有力。坚定不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我市重点项目安排从数量和年度完成投资计划上均创历史新高,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第3位,在粤东西北12市中排第1位。

全市列为重点建设项目有123项(149个子项),新开工项目26个,建成项目21个,全年完成投资422.9亿元,同比增长14.2%,超年度计划5个百分点。其中83项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9.56亿元,同比增长28.3%,完成投资额居粤东西北地区首位。

积极推进三大“航母”产业建设,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九大主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正按2015年9月钢前系统(1号高炉)建设投产的目标全力推进,自备电厂1号机组己正式并网调试;中科炼化项目主厂区场平施工基本完成,全厂“三纵一横”道路、码头围堰疏浚吹填等工程加快建设;晨鸣二期18万吨纸杯原纸项目、冠豪高新特种纸基地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晨鸣三期19万吨高档文化纸项目加快建设,中国纸业200万吨高档涂布纸项目开工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全年交通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3亿元。

建成海湾大桥连接线二期、霞山港区30万吨级散货码头;续建海东快线和湛江海大路口至蔚律港疏港公路;开工建设汕湛高速公路云浮至湛江段和东海岛铁路;扎实推进东海岛至雷州高速公路、合湛铁路、湛江机场迁建、海西快线、调顺跨海大桥、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湛江港宝满集装箱一期扩建工程、霞山港区通用码头项目、湛江港东海岛港区通用杂货码头和徐闻南山客滚码头等项目前期工作;启动玉湛高速公路、雷州半岛环岛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包头—延安—西安—张家界—桂林—湛江—海口高铁等项目规划工作。能源保障项目稳步实施,湛江国家石油储备库、中能酒精15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加快建设;动工大唐雷州火电项目;京信东海岛、京能徐闻和华电廉江火电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启动湛江电厂迁建遂溪草潭前期工作。

(六)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亮点纷呈。服务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增加值914.8亿元,增长11.2%。消费市场逐步趋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2.1亿元,增长13.3%。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港口吞吐量突破2亿吨,其中湛江港集团8508万吨、增长15.5%,增幅名列沿海港口第1位。

湛江机场年客流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机场建站61年以来首次跻身于百万级机场行列,实现历史性突破。物流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银信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广东北部湾农产品流通综合示范园区、湛江商贸物流城等34个商贸物流项目建成或在加快推进;湛江市霞山农产品批发市场被省列为广东十大位排第二的“省重点培育进口商品交易中心”。

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年末全市本外币存款、贷款余额均比年初增长11.8%;新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7家金融机构,设立1718个农村金融服务站点,农村金融服务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市基投公司成功发行10亿元、开发区新域公司发行8亿元的国家发改委系统低息企业债券,起动市交投公司拟发15亿企业债券工作。

旅游业加快发展。建成霞山法式风情街,水上巴士一期建成并开通3条航线,“湛蓝的海、湛蓝的天”品牌影响日益扩大,接待游客2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0亿元,分别增长14.0%和28.6%。电子商务加快普及到各行业,尤其是在农业领域,各种蔬菜、水果、茶叶和对虾等农海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远销国内外。

(七)重点改革取得突破,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坚持落实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制定实施《中共湛江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等5个改革文件,确定启动改革事项239项,实施试点81项。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89项,全面完成纳入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相关工作。完成海东新区管委会和党工委的组建,理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卫生和计生部门职能的转变整合。

发布《湛江市人民政府2014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二批)》,公示了进驻网厅55个部门1125项事项的办事指南和办理业务范围。出台《湛江市贯彻<广东省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实施办法》,扩大企业投资自主权。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工程建设类项目招标额度由50万元以上提高至100万元以上。

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雷州市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已获省政府批准。医保“湛江模式”探索前行,再次得到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肯定。在全省率先实施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探索。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3万户,增长56%。“两建”工作扎实推进,“一库两平台”初步建成,企业公示系统和“信用湛江”网正式上线。国企改革继续深化,成功引入广东省航运集团与湛江航运集团合资合作,广东一禾药业有限公司实现了民营资本参股等。

(八)外经外贸逆势上扬,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全力扩大对外开放,外贸多元化形成新格局。完成进出口63.15亿美元,增长14.6%。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对东盟、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近26%。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家,增长12.5%。实际吸收外资1.5亿美元,增长14%,增幅居全省第5位。

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湛江港宝满、东海岛港区口岸扩大开放获得国家批准。设立驻国外经贸代表处3个,建立了与青岛市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了与北部湾和粤西城市群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签订合作建设“中国—印尼湛江产业园”框架协议,成为首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

(九)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扩容提质凸显成效。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数字化城管、智能交通等项目建设,荣膺“中国智慧城市百强榜”排第13位,在广东省内仅次于深圳、广州排第3位。着力新扩建和改造升级市区道路工程,完成市区15条主干道路“白改黑”工程,完成市区173条街道升级改造,有效整治“水浸街”6条,广州湾大道建设进展顺利,己完成投资6300万元。

着力搞好“城市点亮增亮”工程和绿化美化工程,对市区主干道的办公楼、酒店、商店等42幢建筑物和公园、小游园、河渠及桥梁等景点实施了景观灯饰亮化,完成市区LED路灯节能改造服务项目,建成南国热带花园、森林公园等50公里市区绿道网。集中开展市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市区交通秩序井井有条,明显改善。“五城同创”成绩斐然,“创卫”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创模”、“创文”工作也在有序推进。湛江市区进入有史以来干净、有序、舒适的时期,城市美誉度实现跨越式提升。

海东新区开发建设如火如荼,完成征地1809亩,龙王湾海岸线生态修复工程回收滩涂4905亩;成功争取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股权基金9.3亿元;在建拟建项目91个,总投资373.3亿元,动工和竣工项目41个,总投资246.1亿元;建成湛江奥体中心、沿海大道、海东观海长廊等5个项目,海东快线完成项目投资61%,宝钢生活区启动建设,附属医院海东医院、南粤银行金融大厦等完成前期工作。

(十)生态建设卓有成效,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大力整治水环境。完成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界碑设立工作。粤桂两省区建立治污联动机制,共同签署《粤桂九洲江流域跨界水环境保护合作协议》,鹤地水库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整治后水质达近5年好水平。完成赤坎水库等8条市区河渠综合整治,基本实现了河水变清。

大力推进污染治理,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6.3万吨。完成工业废水治理减排项目10个、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项目125个、重污染结构关停减排项目6个。饮用水源和近岸海域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动工建设湛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使用吴川、徐闻生活垃圾处理场。贯穿 “脚印”城市建设理念,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272个,配备公共自行车5000辆和海滨大道专线新增纯电动公交车15辆。

完成南三岛千亩等生态修复工程,更新造林20.5万亩。循环经济试点市获省批准,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申报工作正式启动。城市空气质量居前列,PM2.5年平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成为新空气质量标准9个达标城市之一,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标居全省。

生态文明区城镇村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建成生态文明镇13个,生态文明村723条。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淘汰“黄标车”2.5万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考核,完成省下达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3.66%任务。

(十一)民生福祉继续改善,社会建设全面进步。民生投入继续加大。全市十一类民生支出达203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0.6%。稳就业促发展成效显。出台一系列扶持就业创业政策,用于就业专项资金支出3135.61万元,惠及群众4.5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7万人,新增转移就业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探索小额贷款扶持创业模式,发放担保贷款867万元,同比增长153%。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升。

建立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运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9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03.88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月人均从1618元提高至1914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从65元提高至80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城镇人均370元/月、农村人均230元/月。市级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动工,提高孤儿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工作全面完成。教育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3个、教育强县(市、区)5个、教育强镇(街)32个,高中毛入学率91.1%。

湛江文化中心项目完成立项及设计招标工作,市新档案馆建成。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单独两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6.43‰。成功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登革热等重大疫情。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新院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工,标准化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0家。第14届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在第17届亚运会上,我市运动员取得3金2银1铜的历史好成绩。新建平价商店30家,药店37家。保障房建设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新开工建设保障房3154套,建成2331套。平安湛江建设卓有成效,县级平安建设促进会在全省率先成立。

2014年,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少,部分主要指标未能完成年度预期。二是财政收入增长下滑。税收新增源头少,结构待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建设支出缺口大。三是房地产业增速放缓,待销面积增多,价格有所回落。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区人均生产总值已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五个县(市)的人均生产总值大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导航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