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主动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借势借力推动湛江振兴发展

湛江楼市  2019-08-13 16:58

[摘要] 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号召,坚定扛起“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使命担当,举全市之力对接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推进与海南相向而行。

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号召,坚定扛起“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使命担当,举全市之力对接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推进与海南相向而行。这不仅要求湛江加快提升发展的能级和“吨位”,当好沿海经济带的“引领者”,打造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更要求我们跳出湛江谋划湛江,跳出湛江协调联通周边,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宽广的胸怀,主动扛起区域中心城市的责任担当,更好地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更好地对接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港)等国家战略。

对接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湛江可以做什么?两地在哪些领域可以深度对接?会场内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同志纷纷表示,对接好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湛江责无旁贷、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湛江各地各部门必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发挥湛江的比较优势,积极对接服务大湾区建设,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开创湛江改革发展新局面。

场内声音

聚焦交通对接加快夯实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硬支撑

湛江作为性综合交通枢纽,在国家战略中,必将推动粤港澳各方在更广阔的区域中配置资源、优势互补。

全会报告指出,我们要以参与西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为契机,继续加快现代化快速立体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打造高水平性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与大湾区、海南自贸区(港)的。

市住建局局长吴群忠:

刚刚获批的《湛江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规划建设合湛、湛海、广湛高铁,与既有铁路形成“客内货外、客货分线”的枢纽格局,提升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通达性。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庄光权:

对接服务大湾区,交通是基础,要做好海、陆、空对接“文章”。首先,要融入大湾区快捷交通圈。要加快开工建设广湛高铁,尽快贯通深湛高铁江门至深圳段,形成高铁珠三角东西两岸的交通对接格局,全面融入大湾区2交通圈,使湛江与大湾区的人员往来更加便捷。要提升连接周边区域的通道能力,尽快打通连接周边区域的高速大通道,全面拉近与周边区域的时空距离。要做好深水大港发展这篇大文章。湛江港作为华南深水大港和“一带一路”支点港,在服务大湾区建设和我市“三个一”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吴川市委书记全可文:

不久的将来,随着湛江国际机场和广湛高铁的建成,吴川将融入珠三角两经济生活圈。目前,湛江国际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正在全面推进。广湛高铁吴川段拟采用与吴川火车站并站分场方案建设,对吴川是重大利好。吴川将紧紧抓住“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这一抓手,全力推进机场、滨江路、汕湛高速吴川支线、广东滨海旅游公路吴川段等项目建设。

场内声音

聚焦平台对接加快形成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

全会报告指出,我们要抢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港)三大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积极谋划建设自由贸易港(区),努力推动开放平台升级优化。将设立综合保税区作为“一港区”启动工程,全力以赴完善综合保税区选址、空间布局与产业规划,争取今年如期设立。积极推动湛江港和东海岛纳入广东自贸区扩区的片区,加强湛江深水港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合作,积极融入海南自贸区(港)开放格局,探索建设以大宗商品交易为特色的自由贸易港。进一步做大做强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探索推进“保税+新零售”保税展示交易模式。

霞山区委书记龙小艾:

湛江综合保税区规划在霞山设立,霞山将牢牢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参与“一通道”建设,打造更大能级的开放性平台,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要支持湛江港集团实施“一带一路”南向通道战略,共建区域大物流综合性服务平台。支持辖区内的企业利用扶持政策拓展“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巩固扩大外贸出口。促进本土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合作。发挥湛江港作为我国南方大港和大西南地区主枢纽港的优势,发展物流“总部经济”,打造服务华南和大西南、辐射“一带一路”沿线的物流高地。密切港城联动,助力“一港区”建设。

徐闻县委书记梁权财: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徐闻积极寻找发展机遇,主动融入“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和现代化沿海经济带建设,致力打造成为现代化沿海经济带和琼州海峡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点,尤其是依托港口口岸优势发展对外经济。下一步将完善徐闻口岸通关服务功能,争取将徐闻口岸升级为国家一类口岸;规划建设专业货运区和货运码头,扩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积极引进港口物流、冷链物流等临港产业项目,推进临港国际物流城建设,打造中国南方重要物流枢纽和物流中心;打造海南现代服务业重点延伸区和扩散地。

场内声音

聚焦产业对接加快构建高水平现代产业互补合作格局

湛江可以为大湾区提供更坚实的产业配套和规模支撑。全会报告指出,我们要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加快推动产业大转型、大提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配套和规模支撑,成为就业创业创新新舞台。用好用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港)的“外溢效应”,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一批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产业项目,迅速形成产业链配套强势。大力推进与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港)共建特色产业园,错位发展临港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等产业,建设服务大湾区和海南的后方加工制造基地。加强互联网、医疗健康、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对接引进,将湛江打造成为大湾区和海南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延伸区和扩散地。

坡头区委书记、海东新区党工委书记谢伍:

坡头区正在着力加快对外互动,发展飞地经济,加强与大湾区城市联动发展。我们将认真系统研究大湾区重大企业、重大产业各环节需求和我区特有优势及产业定位,制订系统的产业招商扶持政策,主动承接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和辐射,积极探索共建深圳南山(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

廉江市委书记林海武:

廉江在下一步的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上,围绕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进行专业化、产业链、集团化招商。瞄准高新技术产业和龙头企业,引进一批链条型、基地型、龙头型高端项目。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关卉:

我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应当与粤港澳大湾区形成错位发展,充分利用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把钢铁、石化、精细化工等临港产业做大做强,打造的临海产业基地。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湛江钢铁目前每年产生500多万吨固体废物,99%以上实现厂内综合利用,而水的回用率也达到了95%以上,既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又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正在建设中的东海岛石化园区,也应当在循环经济方面大做文章,以中科炼化和巴斯夫一体化项目为龙头,通过产业链招商,实现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另一方面要对临港产业严格把关。要确保临港产业采用进的技术,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最周详的风险防范措施。发展临港产业绝不能超过环境资源承载能力。

正大(湛江)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丽清:

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湛江现代农业大有可为。湛江是农业大市,有着众多的种养基地,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做好服务大湾区这篇文章正当其时。我们应利用好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借助大企业大集团的规模与技术开发力量,积极发展农牧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我市农业的层次与水平,加快湛江农业强市的建设步代。

正大(湛江)年产3000万只鸡全产业链实现满产满销,各种产品主要供应本地与珠三角市场。为了更好抓住我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机遇,在市国资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正加快建设总投资37亿元、年产值100亿元的生猪全产业链,致力做好特色农业、做出精良食品,为湛江及粤港澳大湾区人民提供优质安全的消费服务与体验。目前饲料厂选址等工作己完成,有望年内开工;现有的20万头生猪正在申办供港生猪配额;扩大养殖环节正在落实土地、屠宰环节计划明年启动。

场内声音

聚焦区域对接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型海湾城市

大湾区优质的生活圈令人向往。全会报告指出,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大湾区等发达地区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努力把湛江建成富有魅力的生态型海湾城市。强化规划引领,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与茂名等周边城市在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衔接互动,共建湛茂都市圈,增强湛江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辐射带动和服务支撑能力。聚力建好海东新区,围绕环湾圈层发展,打造城市强芯提质崭新亮点。打好创文“翻身仗”,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文明程度和颜值。

市住建局局长吴群忠:

我市坚定不移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提高中心城区在区域发展中的首位度。按照“拓展海东、提升海西、拥湾发展、产城联动、市县统筹、精细管理”的发展思路,推动海东新区、中心城区和县城城区同步建设,构建“一湾两岸、一核四轴、多组团”生态型海湾城市新格局。将赤坎区打造成湛江城市客厅、中央商务区和首善之区;霞山区打造具有港城风格的中心城区;麻章区规划布局西城新区,扩大城市建成区;坡头区拓展建成区,整治优化环境,与海东新区一体化发展;开发区加快建成区“优二进三”,建设粤西金融中心与总部科研、创新基地;加快建设东海岛中央商务区,稳步推进东海岛工业新城建设;重视培育新区发展引擎,落实海东高新区规划布局,建设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南方药都。

赤坎区委书记杨柔彦:

今年以来,赤坎区城区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城市更新改造亮点纷呈。幸福家园5823元/平方米[开发区]幸福家园1套在售玥珑湾项目动工建设,恒大、雅居乐等品牌项目建设提速,“旧大天然一金沙湾一调顺岛”片区加快联动开发。31个“三旧”项目改造进展加快,湛江城市客厅形象逐步凸显。下半年将加快启动旧大天然片改造、华侨城湛江欢乐海岸、金沙湾华城等开发项目,加快推进一批“三旧”项目改造,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功能品质。

场内声音

聚焦创新对接加快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作为科教大市和产业大市,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方面,湛江既有科教之长,又有成果转化和产业承载的优势。

全会报告指出,我们要加快湛江国家高新区建设,吸引大湾区科技企业入驻,使之成为我市深度对接大湾区、承接科技成果及产业转移的重点平台。加快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促进海洋科技产业发展壮大。加强与珠三角城市及中船重工集团、中海油集团、广东海洋大学等单位的交流合作,共同建设广东省海洋实验室,联合打造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围绕重大创新平台,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梳理人才需求清单,精准引进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

市科技局局长江向阳:

省委、省政府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战略背景下,大力推动大湾区科技要素向粤东西北地区流动,辐射带动湛江等地区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加快广东省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港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到粤东西北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湛江对接大湾区,推进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市科技部门要加快湛江湾实验室建设,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引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院所到我市设立研发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我市产业创新发展。鼓励我市企业到粤港澳大湾区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当地研发人才、技术研发、创新环境优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坡头区委书记、海东新区党工委书记谢伍:

海东将以高新区为平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加快推进湛江湾实验室、广东医科大学落地建设,以学研带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产学研的高度融合。依托高铁、高速、机场等快速交通汇聚海东及湛江湾生态优势,建设院士冬休基地和科创基地,吸引院士、高端科技人才落户海东,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海东要积极发展高新产业,比如,依托湛江湾实验室和广东医科大学的科研优势,发展海洋产业和医疗产业;依托交通资源优势,承接高铁配套产业和医药物流产业,打造高端食品医药保税物流区;依托驻地优势,全力对接中海油、宝钢、中科炼化、巴斯夫的高端产业,争取建设研发中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