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湛江坡头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湛江政府网  2019-05-21 11:48

[摘要] 落实对海东新区立足湛江、服务粤西、辐射北部湾、面向世界,把海东新区建设成为拓展国际合作重要门户、国家海洋战略重大平台、大西南出海主通道服务基地、粤西中心城市新兴载体和南亚热带生态海湾新城。

湛江市坡头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一、规划概况

(一)背景意义

坡头区位于湛江海湾东岸,是湛江城市东拓和“一湾两岸”发展战略的建设主体,下辖坡头、龙头、乾塘、官渡4个镇和南调、麻斜2个街道,总人口31.92万人,总面积422km2,2018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84.7亿元,同比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为5.7:72.1:22.2。

坡头区依托海东新区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园两区五业”[“一园两区”即产业转移工业园、官渡园区、龙头园区,“五业”即现代商贸业、新兴旅游业、文化康体业、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业。]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其中湛江坡头产业转移工业园是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起步区中的产业发展区,于2003年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创办,2018年6月经省政府同意确认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产业园区主导产业为智能家电、农海产(食)品加工和新能源材料。2018年,坡头科技产业转移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3.7亿元,工业增加值5.1亿元,完成税收9900万元。

结合广东省经济发展态势对湛江提出的客观要求,以及落实对海东新区“立足湛江、服务粤西、辐射北部湾、面向世界,把海东新区建设成为‘拓展国际合作重要门户、国家海洋战略重大平台、大西南出海主通道服务基地、粤西中心城市新兴载体和南亚热带生态海湾新城’”定位的要求,为充分发挥海东新区作为湛江城市扩容提质重大平台的作用,加快坡头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明确区域发展优势及产业发展定位,特编制《湛江市坡头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湛江坡头产业转移工业园和湛江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海东园区。其中,湛江坡头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总面积16219亩,分为官渡园区(5299亩)和龙头园区(10920亩)两个园区;湛江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海东园区(包括“一城两园”,即海洋科学城、生物医药产业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共67200亩(44.8平方公里)。

湛江坡头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图1.1:坡头区产业园区布局图

2.规划时限

规划基准年限为2018年,规划时限为2019-2022年,分为规划近期(2019-2020年)、规划远期(2020-2022年)两个阶段。

(三)规划依据

1.法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2010)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

《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2.相关规划、政策文件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广东省湛江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规划(2016-2020)》

《湛江港总体规划(2012版)》

《湛江市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实施方案(2017-2020年)》

《湛江市产业园区“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湛江市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2017—2020年)》

《湛江市坡头区(海东新区)产业转移工业园产业发展规划》

《湛江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湛江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

《湛江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办法(试行)》

《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实施意见》

《坡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

《湛江海东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坡头区现有企业项目达产增效计划(2017-2020年)》

《坡头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2017-2020年)》

《坡头区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2017-2020年)》

《关于贯彻落实湛江市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计划的实施计划(2017-2020年)》

《坡头(海东)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2017-2020年)》

二、基础与环境

(一)基础条件

1.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湛江坡头产业转移工业园紧靠广湛高速公路、广东西部沿海高铁和粤西新机场,是湛江市陆路与珠三角联系的重要门户,也是湛江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湛江坡头产业转移工业园距离湛江市中心、海东新区核心区12公里,沈海高速官渡出入口设在官渡园区内,汕湛高速龙头出入口距龙头园区不足2公里,距湛江港、湛江火车南站和民航湛江机场均不足20公里,距规划中的粤西国际机场、高铁塘缀站均在15以内,汕湛高速、325国道、省道286线(廉坡线)从园区通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可与海东新区核心城区实现产城联动。

2.海东新区发展强劲

湛江市第五次城市总规划将坡头区定位为湛江市副城区、文化中心,广东省人民政府也正式确定海东新区作为湛江市城市扩容提质的主战场。同时,海东新区也被定位为南海战略的重大平台,东盟合作的重要门户,都市经济的新兴载体,宜居宜业的海湾新城。以上决策的实施、定位的确立,加上湛江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海东园区在海东新区的规划建设、广东省南海海洋实验室和中船重工研发机构项目也即将在海东新区落户建设,进一步确定了坡头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其强大的后发优势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3.产业聚集效应凸显

产业园内已发展形成智能家电、新能源材料和农海产品(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截至2018年8月,园区累计引进项目83个,已建成投产项目65个,在建和筹建18个;培育有年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3家,亿元以上企业10家,年纳税超千万企业3家,规模以上企业27家,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加强。其中,智能家电是园区特色的主导产业,主要生产电饭煲、电压力煲、电慢炖煲、电磁炉、电热水壶、电奶泡壶等厨房小家电,产品远销国内国际市场。园区共有家电总装和配套生产企业25家,约占园区投产企业总数的40%,具备年产3000万台各类电饭煲生产能力,形成了以鸿智电器、五星电器、强力电器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的家用电器产业集群,2009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小家电特色产业基地”。

4.新材料产业潜力大

石墨是当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非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电子、化工、轻工、军工、国防、航天及耐火材料等行业,石墨产业未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传统应用领域对石墨消费拉动和新兴领域拓展是石墨产品未来市场的增长点。官渡园区内的聚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动力电池材料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预计工业产值超20亿元,税收超8000万元,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产业项目,是广东省认定的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目前,公司主导产品球型石墨、高纯超细石墨材料已实现量产与规模化,2017年销售额为1.24亿元,税收达到1497万元。公司生产的球形石墨,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特别是高端高纯超细石墨材料产品,该产品除用于锂电和碱电外,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尖端电子工业。随着传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石墨产业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同时,我国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亦将带动石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5.水产资源丰富多样

坡头区海域水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海洋鱼类有17目73科,131属170种,主要经济鱼类有32种;甲壳类(有经济价值的)有对虾、蟹等6属16种;软体动物有双壳类166种;前鳃类40科69属128种。此外还有海参、海蜇、沙虫、海马等动物和江篱、马尾藻等主要经济藻类。海水养殖品种现有30多种。区内有大片可供开发利用的沙滩和可供养殖的浅海滩涂,鱼、虾、蚝、蟹、珍珠、贝类等养殖条件得天独厚,养殖业蓬勃发展,目前养殖面积已超过10万亩。

6.综合承载能力较强

2012年至2017年,坡头区政府累计共投入基础建设资金约1.9亿元,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其中,官渡园区完成了2500多亩土地的平整、路网、排水排污管网、通水、通电、通讯等“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实现了园区雨污分流,园区全部企业污水全部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龙头园区的“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目前已完成四联河北面等地块共120公顷土地的征收清表工作、科技大道路基工程、创业路工程、龙达地块污水提升泵站工程和省道S286改扩建等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前期可研报告编制及环评报告编制。当前龙头园区污水处理厂、园区道路和排水主管工程已动工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环境承载力强,水电资源丰富,是支撑坡头区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载体。2018年8月,湛江市人民政府与南山区人民政府签署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共建深圳南山(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引进南山区一批具有高新技术、规模品牌、发展前景的产业项目,实现产业“转移-承接”,两地互动协助发展。

(二)存在问题

1.产业结构亟需优化

湛江坡头产业转移工业园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园区,但入园企业纷杂,业态多样,仍处于企业简单聚集的初级工业园阶段。一方面,园区制造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先进制造业的构成比重低和发展竞争力弱。同时,由于对入园企业设置的门槛不足,园区内存在一批产能过剩、技术落后、高污染的产业,制约了园区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二、三产业发展失衡,未能形成互动、互补、互进的协调发展格局,现代生产性服务产业、研发中心和研发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少,缺乏产业长远发展的动力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园区现有产业结构将不利于推动园区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亟需优化调整。

2.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企业多分布于产业价值链上附加值较低的环节,所承接的大多属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缺乏自主研发的投入。而加工制造(组装)环节在整个国际产业体系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在制造业产品增加值中所占份额极小。目前园区入园企业的产品品牌中,名优特极少,主导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含量较低。

3.工业建设用地不足

随着园区的发展,园区内的土地资源对产业发展的约束不断增加,产业调整成本不断上升。其中官渡园区建成2500亩后,已无建设用地规模。龙头园区规划10920亩,但符合土规要求的只有首期3500亩,而且3500亩中除了早已存在的新城建材和冠中陶瓷两家建成企业用地、廉坡线道路占地以及碰田、油麻涌、大塘三条村庄用地外,可用于开发利用的土地也只有近2300亩。其他大部分为耕地,建设用地规模极少,园区难以连片扩建,扩容工作困难。

三、规划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落实总书记对广东“四个走在前列”指示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抢占“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等战略机遇,围绕全市“四大抓手”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按照“一县(市、区)一主园区、一园多区、加快培育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梳理产业园发展资源,优化产业园业态布局。立足于传统产业基础优势,优化升级、做大做强智能家电、农海产(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以海东新区的开发建设为契机,依托其高定位的发展,积极布局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海洋装备)、科技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现传统产业品牌化、高端化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努力把产业园建设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

(二)发展原则

1.集聚特色

通过提高园区内产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构建具有园区特色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大中小企业共生网络,促进园区产业间的相互渗透和联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加强政府在产业布局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实施政策聚焦,积极引导资本、技术、人才、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整个园区的综合实力。

2.创新驱动

以技术进步为主线,以园区企业为载体,通过开放式创新,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着力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在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努力把握行业发展先机。充分激发园区内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构建产业链的创新模式,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中心,带动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化关键瓶颈的持续突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意识,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全面提升园区企业核心竞争力。

3.绿色生态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园区,坚持低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结合园区的实际情况,统筹经济和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等多种途径实现园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产城融合

将产业园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功能区来布局,依靠产业园区的发展活力和扩张力,带动区域扩张和功能完善,促进产业园区所在区域的城镇化进程。正确认识和统筹协调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坡头区产业资源,协调联动,促进区域功能的协调以及产业园区内各功能区块的业态协调,融合发展。产业园区的周边城镇得益于产业园的升级发展,为产业园区提供生活配套和社会服务,城镇发展形成与产业发展互相依托、促进、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发展目标

规划总体目标分为两个阶段,至2020年,产业园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出口创汇有新突破,园区企业利润和税收水平显著提高,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增强,园区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显著上升,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至2022年,形成以智能家电等高端制造产业为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生态高新科技产业园。产业园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形成,进一步完善园区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提高各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园区主导产业间的渗透和柔性联动效应;创新驱动能力明显提升,创新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得到大幅提升,行业龙头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湛江坡头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湛江坡头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四)重点产业

1.发展依据

(1)立足于传统产业基础优势

湛江坡头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内智能家电、农海产(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效应已凸显,依据园区内传统优势产业未来升级发展趋势的要求,依托园区鸿智电器有限公司、广东粤佳饲料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做优智能家电产业,做强农海产(食)品加工产业。

(2)依托海东新区的开发建设

海东新区是湛江城市扩容提质的重大平台,湛江坡头产业转移工业园作为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起步区中的主要产业发展载体,迎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依托湛江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海东园区在海东新区的规划建设、广东省南海海洋实验室和中船重工研发机构项目在海东新区落户建设及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等高等院校优势,积极布局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海洋装备)、科技信息等产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先机。

(3)顺应新能源材料发展趋势

顺应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材料发展的趋势,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湛江坡头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内的聚鑫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项目属于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项目,是广东省认定的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随着新能源材料在传统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应以聚鑫新能源公司为发展基础,加快布局新能源材料及其下游产业。

2.发展重点

(1)智能家电

湛江坡头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智能家电产业的集聚化发展效应已经凸显,加快发展智能家电产业,与廉江的智能家电(智能家电)产业形成错位。重点推进园区内鸿智电器、五星电器、强力电器等智能家电企业及其配套企业的技术改造,完成转型升级,延长智能家电产业链。

(2)农海产(食)品加工

依托坡头区农海产品资源优势及湛江坡头产业转移工业园传统产业的基础优势,加快农海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和优化升级,重点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农海产(食)品精深加工业、水产饲料与食品冷链物流配送等现代化生产服务业。

(3)新能源材料

充分发挥湛江坡头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内聚鑫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带动作用,大力引进发展各种新能源材料产业项目及其下游产业,形成集群式、产业链式发展,为园区的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强力支撑。

(4)生物医药

依托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的高等院校基础科研优势,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其中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制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药等。

(5)装备制造(海洋装备)

凭借广东省南海海洋实验室、中船重工研发机构项目即将在海东新区落户建设,及广东海洋大学的高等院校基础科研等优势,布局装备制造(海洋装备)产业,主要包括智能海洋工程装备、深远海海工装备研发等。

(6)科技信息

围绕坡头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服务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布局科技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科技服务等业态。

3.产业布局

依托坡头区产业园区发展基础、产业资源优势以及海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加快构建“一核一园,联动发展”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其中:

一核:依托湛江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海东园区“一城两园”的规划建设,布局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海洋装备)、科技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制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药等业态;装备制造(海洋装备)产业重点发展智能海洋工程装备、深远海海工装备研发等业态;科技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科技服务等业态。

一园:以湛江坡头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传统产业载体,布局智能家电、农海产(食)品加工及新能源材料等优势产业,完成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

湛江坡头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图3.1:坡头区产业园区发展布局图

四、发展任务

(一)优化产业体系,促进园区集聚发展

鼓励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智能家电、农海产(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研发管理水平,引导企业以高新技术推进产能提升,促进产品向高端迈进,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1.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改造升级智能家电产业

依托园区内湛江市鸿智电器有限公司、湛江市五星电器有限公司、中国红牌企业集团等现有家电企业初具规模和影响的优势条件,特别是鸿智电器作为“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饭锅工作组”组长单位的有利条件,发挥好龙头企业的标准引领、产业升级示范作用,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园区现有家电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对电饭煲、电磁炉、电水壶等主导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含量。整合同类产品,引进高端家电生产企业和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和提高产业技术层次。

——优化提升农海产(食)品加工产业

大力扶持旭骏水产、巾帼水产、中青水产、绿品源等企业创品牌、上规模、上水平,做大园区的食品加工产业。着力打造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重点企业为骨干、一般企业为基础的食品产业集群。推广“机器换人”,提升智能化水平,实现生产方式大转型,生产线用人减少30%以上。突出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强化产学研结合,加大科技攻关,在营养平衡食品、半成品食品、调理食品和方便卫生有特色的袋装、罐装方便食品、休闲食品、生物制品以及绿色保健食品生产方面下功夫。发展农海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经济附加值,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配套食品冷链物流配送,推广“水产品加工企业+交易市场+电子商务+物流基地”的集约化发展模式,引导关联企业聚集发展,发挥协同效应。加快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海产品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创和产品认证。整合公共信息平台和电子信息服务平台资源,建立水产产业链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2.提速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

以聚鑫新能源为依托,着力发展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在实现公司主导产品球型石墨、高纯超细石墨材料等快速实现量产与规模化外,积极拓展高档柔性石墨密封材料、高分子、纤维复合柔性石墨密封材料、燃料电池柔性石墨双极板、柔性石墨换热器、膨胀石墨吸附材料、电池用石墨微粉、碱性电池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高分子材料添加剂石墨微粉、军工用石墨材料(隐身材料)等多元化产品开发。加大对重点新材料项目的扶持力度,实现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集约型发展,形成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并探索向生物材料、汽车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超导材料与技术、新型钢铁材料、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生态环境材料、军工新材料等相关新材料产业的延伸发展。

3.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依托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等高等院校优势,以湛江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海东园区为载体,积极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引进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制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药等,加快引进高新技术生物制造企业,拓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海洋生物制品精深加工产品系列,丰富海洋生物制药品种,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延伸生物医药上下游产业链,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全产业链。

——装备制造(海洋装备)产业

依托广东省南海海洋实验室、中船重工研发机构项目在海东新区落户建设,以湛江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海东园区为载体,抓住湛江钢铁产业链向两端延伸的机遇,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承接湛江重化工配套产业,布局装备制造(海洋装备)产业。重点发展智能海洋工程装备、深远海海工装备研发等,推进装备制造业的专业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打造布局集中的装备制造(海洋装备)产业集群;加快推动项目集约发展模式,形成一批上下游相互配套、专业化分工合作的柔性产业链集群。

——科技信息产业

基于坡头区产业发展方向,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产业园区的发展,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提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布局科技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科技服务等业态,积极引进一批科技信息技术类企业,形成集聚化发展,加大高新技术研发力度,为坡头产业园区的发展持续不断输出动力。

(二)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要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建立研发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支持企业充分利用我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资源,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对接,促进高校、科研所和企业的交流互动,推动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支持企业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低碳绿色发展。

2.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推动孵化器建设。促进园区孵化器建设,实现二次创业的新突破。在孵化器的建设上需完善孵化器基础服务条件,包括场地等硬环境条件和法律、会计师事务、项目中介等软环境条件;提高孵化器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培育要有健全的组织及较为成熟的办法,经济上要逐步培养自身的“造血功能”,达到自收自支并逐步拥有投融资功能;提高孵化企业的成功率和毕业率。

——引进中介机构。积极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创业环境的建设,不仅要靠政府转变职能,还应该积极引进信息服务、技术咨询、金融保险、法律会计、资产评估、广告中介、专利代理和风险投资等中介服务机构,根据不同需求,提供孵化、产业咨询、风险投资、信息与设备共享、研发外包、市场研究、知识产权申请、评估与法律、制造外包、产权交易、市场营销、展示平台、物流、外贸代理以及企业上市等服务,充分发挥其在完善创业环境、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作用。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中介服务机构,大力促进民间机构发展,壮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队伍。通过中介服务体系使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外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紧密联系,快速聚集各类资源,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在加强园区形象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生活、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环境,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和平安建设。在布局上纳入工商局、财政局、税务局、司法局、电信、邮政局和银行,为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等服务。加强重点区域道路、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高速光缆、信息安全防护等信息基础设施配套,创造安全便捷的企业发展环境。

3.促进创新集群建设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是重要主体。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培育领军团队,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级。支持企业承接国家、省重点计划与湛江市科技创新项目。吸引、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园区;推进一批重点行业协会的引进;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各具特色的专业孵化、创业基地;创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科技网络体系,逐步构建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多层次、社会化的科技管理创新平台。

——加强创新主体间的关联互动。运用政策鼓励园区内企业与本区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引导关联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将产学研结合项目向园区所在区域集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产学研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园区内外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协调、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支持园区内符合条件的关联企业探索建立基于技术创新的行业联盟,联合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联合开展新的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促进在园区内形成的技术成果的转让和推广应用,培育壮大市场。

4.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

依托高校、研究所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率,增加企业产品附加值;实行以奖代补,推动创新。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扶持一批优质项目、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建设,鼓励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科技发展计划,对在园区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对重点培育的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给予股权投资或贴息支持。对“世界五百强”、“国内五百强”、“国家百强民营企业”、“行业百强”等企业进驻园区给予到位投资相应的奖励。加大对财政和社会贡献率大的中小微企业的奖励力度,对于在发展地方经济中具有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在项目建设用地和税费方面给予优惠,对推动“庭院经济”发展、培育“一村一品”、发展“一镇一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小型家庭农场,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三)落实绿色发展,打造生态低碳园区

1.鼓励企业节能降耗

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重点加强对耗能企业的监管,通过市场、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节能监测调度,确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支持耗能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加大对企业节能降耗的激励力度,严格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对重大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应用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积极争取上级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企业节能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

2.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在重点行业、领域和产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通过企业整体改造,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群。建成一批省级、市级、区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促进废弃物循环利用。提高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引导企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余压余热等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废料—原料”多次利用的良性循环。推进资源在不同企业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利用,构筑行业生态产业链。扎实推进农业循环经济,推广复合立体、动植物共生等先进模式,大幅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工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推进农膜、禽畜粪便等循环利用。培育和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逐步推进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置,建立社会化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制定并逐步完善循环经济的区域性法规体系,依法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的监督管理。合理调整资源价格及污水、垃圾处理费,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向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好的高增长产业和支柱产业。支持循环经济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3.加大环境环保力度

强化环境硬约束,建立符合节约环保要求的市场准入机制,严把园区项目环保、节能、安全准入关,制定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对园区入驻企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健全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建立环境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包括环境预警、环境应急响应、环境修复在内的区域环境安全危机防范机制。

(四)强化要素支撑,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1.落实用地保障

系统布局产业规划,实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一是加快完成整体规划,在园区整体规划指导下,逐步完善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系统地做好空间布局、形态设计、产业体系、生态环境等各项规划,既要着眼长远,体现前瞻性,同时也要根据现有园区发展现状,体现节约集约原则,提高土地利用率,形成风格统一、与高新技术研发氛围相符合的规划方案,为园区未来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加快梯度转移,对列入转移类的企业加快动迁,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加快建成一个与省级高新区要求相适应、综合配套功能齐全的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完善园区功能;三是按照统一风格、统一标识的原则对园区已开发地块逐步进行改造,同时对新项目建设进行引导控制,打造园区整体形象;四是加强开发建设中的土地控制,严格按照整体规划进行开发建设,提高容积率,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五是严格控制园区非主导产业用地,鼓励园区企业对余量土地依法进行转让和调剂,对适合于多层厂房的企业,鼓励其修建或翻建多层标准厂房,加快推进土地整理,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供空间保障。

2.破解资金瓶颈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制定和落实园区税收优惠政策,积极研究相关重点项目或企业所得税收抵免方面的税收政策,积极落实国家、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突出重点,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设立和壮大与园区自身产业优势相关的产业基金。制订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市场,为高科技企业成长发展助力。

——开拓创新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海东新区金融业对经济建设的强力支撑作用,运用多样资金来源、多种金融工具支持创新活动。完善坡头区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开展多种方式和途径的科技金融创新活动,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效应,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实体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活动,拓宽产业发展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推进PPP、BOT模式进行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积极引入大型央企或社会投资主体参与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丰富开发区投融资市场体系。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家金融机构联合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完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园区主动梳理成长性好、管理规范的中小微企业名单,定期向各类金融机构提供。利用互保金贷款、政策性产业基金“政银保”、地方政府置换债券、科技风险准备金、科技创新券、企业债券、小微企业纳税增值服务、小微企业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3.强化人才支撑

加强各类领军人才、研发创新骨干、高技能人才等的引进、培养。鼓励园区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及培训机构的合作,培训和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和产业紧缺技能人才。引进和集聚一批有利于园区发展,具有产业经济背景和科技管理经验的中高级人才。实行引进资金、项目与引进技术、人才相结合,充分利用外部人才资源。对引进的各类急需人才,给予必要政策支持。鼓励海外留学人员自主创业。鼓励和支持设立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人才开发资金渠道。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表彰奖励。

4.促进产城互动

围绕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推进产业化。通过产业发展加快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成为工业化、城镇化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重要平台。距离县城相对较近的园区,相关生活配套依托中心城区解决;距离县城相对较远的园区,在周边区域或园区内部提供基本住宿、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或改造和提升所在镇区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满足居民及产业工人生活需要,形成人口集聚,逐步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管理

强化规划引领,加强对产业园区的统筹管理,完善各产业园区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加快编制智能家电、农海产品加工、海洋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与坡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衔接,通过“一张图”统筹空间要素和项目安排,分步骤、有轻重的贯彻落实规划。

(二)提升园区服务能力

推进园区管理部门的服务能力建设。建立职能明确、精简高效、廉洁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园区管理机构建设,完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建立精干、高效、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继续推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开办事程序,推行限时办结制、全程代理保姆制,开辟园区与行政服务中心之间的绿色服务通道,实现从拆迁、招商、投资、融资、建设、促建、管理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依法行政,廉洁执法,推进综合执法试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园区企业投诉举报网点,形成投诉处置快速反应机制。

(三)制定园区扶持政策

继续落实湛江市、坡头区出台的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湛江市专项资金资助政策。针对园区重点发展产业,抓紧制定土地、财税、资金等方面的具体相关实施细则,引导、支持和推动园区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采取增资扩股、收购兼并、产业链招商等引资新方式,围绕支柱产业发展,着力引进龙头型、基地型外资大项目,积极推进本地企业与外资产业链的融合。以跨国公司为重点,引进国际知名企业在产业园区设立地区总部、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抓住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机遇,加快引进大公司和知名品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举办投资洽谈会、网上招商、委托中介机构招商等多种形式,加快招商引资市场化、专业化步伐。树立全区一盘棋的大引资观念,完善考核奖励制度,整合全区资源,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组织机制,形成整体合力,避免无序竞争。

(五)健全考核评估制度

围绕产业集聚度、技术创新能力、投资效益、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利用效率、低碳发展、社会效益、债务风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督办和绩效考核机制,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厘清承担部门工作职责,明晰关键时间节点,切实加强考核评估体系的可操作性。建立规划实施情况阶段性反馈评价制度,定期针对重点工作实施情况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经验总结,促进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的有序实施。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实施与监督。

湛江坡头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湛江坡头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湛江坡头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湛江坡头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湛江坡头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湛江坡头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