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湛江市赤坎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湛江政府网  2019-05-21 11:02

[摘要] 在新常态下,为促进赤坎区产业园实现提质增效,推动现代服务业与都市工业双驱动发展,成为赤坎区经济发展的崭新亮点,特编制《湛江市赤坎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湛江市赤坎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一、规划概况

(一)背景意义

赤坎区是湛江市中心城区,是湛江市政治、经济、文化、商务中心,连续三年获得湛江市县(市、区)经济实绩考评第二名。近年来,赤坎区紧紧围绕“建设全市首善之区”的发展目标,聚力推进“四大抓手”,大力实施“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加快宜居、宜商、宜游的主城区建设步伐,开创了中心城区跨越赶超、加快发展的新篇章。

2018年,赤坎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生产总值达340.2亿元,同比增长8.0%;产业增加值1.6亿元,增速-1.0%,第二产业增加值53.0亿元,增速3.3%(其中工业增加值36.5亿元,增速4.2%),第三产业增加值287.8亿元,增速9.5%;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同比增长15%。近年来,赤坎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实施带动战略,支持小家电、印刷、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开展争创和产品认证,不断提高产品品牌效应和附加值。在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方面,大力推进都市工业城建设,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支持企业建设科研中心、培育专业孵化基地,打造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湛江海田物流产业园是赤坎的主导产业园区,产业园通过对专业市场进行整合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仓储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现代专业市场集群。目前,园区商贸物流已具有相当规模,成为粤西的商贸物流聚集区,形成了以建材、汽车、水产为三大支产业、十八个专业市场集聚发展的格局。

根据省关于“退二进三”战略部署和市推动工业“出城入园”的要求,并结合湛江城市经济发展及扩容提质对赤坎区提出的客观要求,赤坎区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产业园也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在新常态下,为促进赤坎区产业园实现提质增效,推动现代服务业与都市工业双驱动发展,成为赤坎区经济发展的崭新亮点,特编制《湛江市赤坎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湛江海田物流产业园和都市型工业城,其中海田物流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1.277万亩;都市型工业城规划占地392亩。

图1.1:赤坎区产业园区布局图

2.规划时限

规划基准年限为2018年,规划时限为2019-2022年,分为规划近期(2019-2020年)、规划远期(2020-2022年)两个阶段。

(三)规划依据

1.法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

《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2.相关规划、政策文件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

《广东省湛江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规划(2016-2020)》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湛江市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实施方案(2017-2020年)》

《湛江市产业园区“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湛江市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2017—2020年)》

《湛江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湛江市环境保护 “十三五”规划》

《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

《湛江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办法(试行)》

《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实施意见》

《关于贯彻落实湛江市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计划的实施计划(2017-2020年)》

《赤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赤坎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报告》

《赤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2018年赤坎区政府工作报告》

 

二、基础与环境

(一)基础条件

1.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快捷

随着湛江发展布局的主动调整,湛江机场的迁建、西城快线与湛江西客站的联通、湛江大道以及调顺跨海大桥的建设,赤坎中心城区的地位更加突出,在湛江打造“三环四通”交通格局中,赤坎区对接珠三角、联动北部湾的交通优势更为凸显。其中,湛江海田物流产业园地势平坦,紧靠城市主干道,海、陆、空交通设施齐全、便利,距离湛江港、火车站10公里,至湛江民航机场仅8公里,邻近325国道,与铁路、海港、航空相互连接成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2.商贸繁荣发展,形成集聚效应

赤坎素有“南国古商埠”之美誉,第三产业集聚发展,形成海田物流产业园和金沙湾休闲旅游圈、人民大道总部经济圈、南桥商业圈。拥有南方水产交易中心、海田国际建材交易中心、海田国际车城等多个大规模专业商贸市场,汽车、水产、建材等贸易辐射粤西地区。赤坎积极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业改造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重点发展楼宇经济、现代物流,培育发展现代金融、电子商务、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

3.园区建设加快,市场格局初显

湛江海田物流产业园是赤坎区深入贯彻湛江市对赤坎的产业定位和实施“三产兴区”发展战略的创新举措,也是赤坎发展第三产业和经济发展扩容提质的主要载体。产业园通过专业市场整合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仓储配送、电子商务、现代专业市场集群等现代服务业。目前,商贸物流已具有相当规模,成为粤西的商贸物流聚集区,形成了建材、汽车、水产三大支产业等18个专业市场的格局,园区限上企业销售总额29.3亿元。其中,汽车消费市场日益繁荣,海田机动车检测线建成使用,引进路虎捷豹4S店,实现汽车销售量3.6万辆,占全市销售总量的85%。

4.人才培育加快,保障园区发展

近年来,赤坎区委组织部牵头,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联合湛江海田物流产业园管委会组成联合调查组多次深入园区企业实地调研,采取多种形式了解园区企业对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不同需求,积极推进“湛江海田物流产业园物流人才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实施。为掌握行业资讯,推动赤坎跨境电商和物流产业加快发展,邀请了广东亚太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学术院长、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开展跨境电商专题讲座。同时,赤坎区还开发建设了园区人才数据库,与人社部门合作,积极主动寻觅人才,为企业推荐各类人才。

(二)存在问题

1.园区产业单一,呈现散乱无序局面

海田物流产业园主要以商贸服务为主,园区内主要物流产业为南方水产交易中心的冷链物流配送,其它物流产业较少,且呈现相对零散、粗放的发展状态,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物流产业集聚格局。

2.土地资源匮乏,制约园区项目落地

海田物流产业园内,超过80%的土地权属归部队所有,但由于近两年部队改革后停止一切对外有偿服务,导致产业园建设用地不足,制约产业园项目的引进和落地。同时,受制于城规、土规对用地的严格管理,园区内许多建设项目均出现落地难问题。由于土地紧缺,限制部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园区内部分企业逐渐外迁,目前,园区注册商户已从5500多家减至3800多家。

3.扶持力度不足,园区发展后续乏力

海田物流产业园是由湛江市政府通过会议纪要形式批准成立,目前尚未纳入市一级产业园区管理范围,因而难以享受到相关的政策扶持。而且赤坎区未针对海田物流产业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园区内高科技产业、人才引进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导致产业园后续发展缺乏动力。

 

三、规划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落实总书记对广东“四个走在前列”指示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抢占“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等战略机遇,围绕全市“四大抓手”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按照“一县(市、区)一主园区、一园多区、加快培育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结合赤坎作为湛江中心城区大中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多、营商氛围浓厚,但土地匮乏、发展空间不足的实际区情,实行绿色、集约和内涵发展,加快建设“两区一城一园”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优化布局商贸批发,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科技信息、商务会展、中介等商务服务业,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打造全市创新创业聚集高地。全面提升海田物流产业园专业市场品牌,发展都市型工业新兴产业,强化园区分工合作,加快形成赤坎产业发展新格局,助推赤坎建设成为湛江首善之区。

(二)发展原则

1.坚持集聚发展

产业园区按照“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积极引进大型骨干企业、龙头项目入园,发挥大企业、优质项目的带动作用,提升园区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与载体的集聚发展,强化园区经济辐射功能,带动形成区域产业带和产业群,着力打造区域产业品牌。

2.坚持创新发展

把创新作为推进园区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加快创新载体建设,聚集创新资源,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大力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激励环境,促进产业园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创新型园区转型。

3.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实施生态带动战略,以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新理念统领产业园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倡导节约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加大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治理力度,支持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发展低碳产业,促进资源节约与永续利用。

4.坚持产城融合

走产城融合之路,准确把握园区功能定位,在加快推进产业更新的同时,同步协调推进城市更新,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对于产业转型提升的支撑作用,加快培育和建设产业聚集区,形成片区互动、特色突出、共同发展的空间和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互动,产城融合”。

(三)发展目标

规划总体目标分为两个阶段,至2020年,赤坎产业园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形成,企业规模逐步扩大,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加强,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工业废气、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国家标准,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至2022年,实现赤坎产业园区经济规模明显壮大;园区的集约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推进,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明显提高,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明显提升,创新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得到大幅提升,行业龙头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园区内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表3.1:赤坎区产业园区发展目标

(四)重点产业

1.发展依据

(1)匹配自身优势,促进产业升级的要求

赤坎始终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逐年提高,配合湛江市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进一步促进企业与园区扩能增效。

(2)把握产业转移机遇,抓住协调发展契机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湛江发展,大力实施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城市扩容提质等方面作出重点部署、给予配套支持,为湛江加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赤坎产业园区优化布局提供了新的契机。

(3)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布局高端产业

湛江市已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钢铁、重化、近海油气开发、电力、造纸、农海产品加工、饲料加工、纺织、电器机械等支产业,正极力建设高水平产业体系。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发展要求,赤坎也正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商贸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科技信息等高端业态。

2.发展重点

(1)商贸批发

依托湛江海田物流产业园地势平坦,海、陆、空交通运输齐全便利等条件,布局建材交易、水产交易、汽车交易、仓储物流配送等业态。

(2)电子商务

结合商流、物流、人流集聚的优势,布局展贸、仓储物流等业态,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孵化中心、仓储中心、展览中心等载体。积极招引具有较强规模和实力的跨境电商服务主体来建设运营,协调海关、国检、外管等部门入驻办公。

(3)烟草加工

紧抓湛江卷烟厂、尧丰烟印和湛江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等异地改造项目集中落户赤坎的机遇,加快赤坎区烟草加工业的发展布局,并带动与之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4)食品加工

结合赤坎区传统产业基础,以都市型工业城为重要载体,优化布局食品加工业,促进其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食品加工产业的优化升级。

(5)文化创意

依托赤坎作为湛江市政治、经济、文化、商务中心的地位,布局文化创意新兴产业。整合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挖掘古商埠文化、民俗文化,在赤坎区重点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和商贸文化圈等的基础上,积极扶持培育影视传媒、环境艺术、工艺与设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推动文化创意企业形成产业联盟。

(6)科技信息

以都市型工业城为载体,因地制宜,布局科技信息产业。发展软件开发、电子信息、科技金融等业态,为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高新科技类服务支撑。

3.产业布局

依托赤坎区经济发展基础以及资源禀赋条件,加快构建“一旧一新,联动发展”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其中:

一旧:以湛江海田物流产业园为传统产业升级载体,布局建材批发、水产交易、汽车销售、电子商务等业态。

一新:以都市型工业城为赤坎新兴产业发展核心载体,布局烟草加工、食品加工、文化创意、科技信息。

图3.1:赤坎区产业园区发展布局图

 

四、发展任务

(一)提升产业能级,促进园区集聚发展

1.加强海田物流园扩能增效

坚持以提质量、增效益、显特色为导向,推进园区规模化、集群化和特色化发展。加快现有传统商贸业升级,推动海田物流产业园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采用“线上+线下”电商模式,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邮件分拣中心、保税展示中心、车检场、仓储等服务功能配套,积极引进冷链物流、保税物流、城乡配送等项目落户园区,着力延伸物流产业链条,促进园区电商企业集聚集群发展,辐射带动湛江市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打造粤西物流中心。培育提升建材批发、水产交易、汽车销售等优势商贸服务产业,孵化本地自主品牌及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力促实现跨越式发展。

2.加快建设都市型工业城

加强布局和产业导向,形成区域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加强都市型工业城的布局和产业导向。重点发展烟草加工、食品加工、文化创意、科技信息等产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逐步建立健全服务体系,重点抓好融资、创业、法律、信息、技术、质量、培训、市场等服务体系的建设,切实解决在推进都市型工业城建设和入驻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并在服务工作中逐步提高服务水平,促进都市型工业加快发展。启动路网、电网、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湛江卷烟厂、尧丰烟印和湛江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等异地改造项目集中落户,打造高税收烟草产业示范园区,谋划建设工业小区、工业大厦。

专栏1:广州开发区文创赋能打响黄埔文化品牌

2017年7月,广东省广州市被GAWC机构评为世界一线城市首位,广州利用文化创意在城市建设方面也走出了一条可行的发展之路。

1.夯实文化产业基础,形成文创产业发展力量

当前,广州开发区是广州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经济发展指标一直位于开发区前列,2017年GDP突破了321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了近7500亿元。

从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增加值来看,文化用品增加值排在位,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排在二、三位;从空间布局来看,广州开发区从产业形态科学城、中心知识城、临港三大板块形成多个文化产业聚集区;从文化和科技融合来看,广州开发区成立了产业基金,通过政府引导聚集一批文化科技企业,目前发展载体有孵化器72家、众创空间29家,加快建设科技和文化融合众创平台,以及正与中国版权中心共建的广州“一带一路”版权创意孵化器,这些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也会聚集大量文化双创的创业人才,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力军。

此外,奥飞动漫、华南动漫基地等大型文化创意项目在广州开发区的发展,及2016年分众传媒总部的落户等,以这些大型文化产业龙头带动也将形成广州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力量。

2.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的发展空间格局

对于广州开发区构建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首先,注重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率先制定了广州开发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按照规划打造文创产业,形成一河两带六基七区发展空间格局。

其次,政策支撑,招财引智,该区出台了四个产业的黄金政策,为人才和知识产权专门出台相关政策,覆盖了文创产业涉及的创造、管理、应用、保护和服务各个环节。

再次,用区属国企带引领示范带动,为此该区专门组建了黄埔文化(广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广州市国有文化集团负责运营广州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专项的股权投资基金,广州产业发展集团引进社会资金来做文化产业资金板块,吸引人才营造文化创意园区。

最后,三个大路径凸显特色,一是不断擦亮文化和科技融合品牌,二是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沉淀,文化遗产要资源整合,促进文旅商的融合发展,目前,常州岛、南海神庙等历史资源开发项目都在升级改造中,三是结合城市三旧改造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此外,加强金融支撑保障,并搭建平台营造文创产业的生态,同时,搭建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综合服务平台,使之成为全区文化创意发展的铺路者和黏合者,支持促进中心和产业联盟打造科技文化融合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二)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园区科技支撑

1.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落实省、市新型研发机构扶持政策,加快推进规模以上企业、中小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建设省市技术工程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农业创新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在贸易模式、电子商务技术、科技信息等领域开展自主核心技术攻关和改造。支持企业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低碳绿色发展,落实技术改造事后奖补政策。

2.加强公共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赤坎辖区内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多的优势,引导社会力量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协同创新平台;支持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新建或利用各种场地、闲置厂房改建一批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创业公寓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创新创业群体提供经营场所、公共软件、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支持。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打造全市创新创业聚集高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探索人才激励政策,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培育和引导,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活动。开展网商培育计划,支持一批乡土人才、返乡创业人才借助网络,实现创业创新。激活众创空间,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发展众创空间、创客中心、创新工场等新型平台,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3.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

积极营造“鼓励创新、激励探索、包容个性、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推进形成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和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增强社会公共创新创业意识。完善经费投入机制,落实折旧、资金补贴、返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确保财政科技经费投入达到法定增长比例。出台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切实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政府对科技项目、科技人才引进、科技专利资助、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等投入,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为企业创新发展拓展融资渠道。大力引进科普项目,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工作。完善“谁创新谁受益”的市场激励机制,引导全社会增加创新资源投入。

(三)落实绿色发展,建设低碳生态园区

1.实施海绵城市工程

落实湛江市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行动计划,配合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建设海绵型道路与广场,重点实施海田带状公园植草沟改造等项目,增强道路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建设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围绕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积极开展水环境治理、绿化建设等重点任务,确保全区,特别是产业园区生态状况得到持续改善。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自然形态的保护和恢复,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

3.推进能源资源节约

扎实推进节能降耗,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工作,鼓励引导企业清洁生产,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大力推进城市节能照明,加速太阳能等新能源应用,建成海田国际车城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认真落实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增加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垃圾分类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引导社会加大对垃圾的回收利用力度,提高生活、医药、餐厨、建筑等各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能力。积极推广低碳经济,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建立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实施扶持低碳产业发展政策,培育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逐步形成低碳产业链。

(四)完善服务配套,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1.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提升园区内部公共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建设和改造多式联运及中转设施,完善园区市政等设施配套。加快甩挂运输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中转分拨效率。加快商贸物流园区周边公路、铁路、水路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公路运输通道,加快推进入园铁路专用线的建设,大力发展公铁、水陆联运设施,促进航空港站与物流园区在设施上的有效衔接。加强园区与外部运输网络的有效对接,构建内外一体、顺畅高效的园区物流网络体系。

2.建设智慧物流园区

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在商贸物流园区的开发应用,提升园区在产品可追溯、在线调度管理、全自动商贸物流配送以及智能配货等领域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整合园区信息资源,加快推进商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加快推进自动分拣、自动导引车辆(AGV)、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装卸系统等先进物流装备在园区的应用,推广RFID、GPS、GIS、EDI及甩挂运输等先进技术,推动条形码等物流技术以及托盘、集装箱等物流装卸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加快仓储、转运设施、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不断提升园区技术装备及标准化水平。

3.完善园区综合服务功能

强化运输仓储、中转联运、区域分拨、城市配送、货运代理、信息服务等基本物流功能,实现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对接,提高一体化、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流通加工、商贸运营、电子商务、商品展示、教育培训等延伸服务,提高园区的物流金融、供应链设计、管理咨询、技术研发等增值服务能力。积极引入工商、税务、海关、商检等政务部门及银行、保险、会计、律师等商务机构,构建园区政务服务、公共信息、投融资等服务平台。开展车辆管理、检测维修、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全面提升园区配套服务能力。

4.提升园区运营管理能力

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总体要求,推动物流产业园区管理机制和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立完善政府规划引导、公司化运营的物流产业园区经营管理体制,鼓励物流产业园区组建管理委员会或成立统一的经营管理公司,有效开展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立足物流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团队,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和配送中心,壮大一批品牌物流企业,促进园区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集成化运作,增强园区的营运能力,进一步提升园区服务能级。

(五)强化要素支撑,加快推进园区建设

1.落实用地保障

科学调控土地供应,合理调整用地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争取市的支持,加强与赤坎生产基地接触洽谈,完成海田片区部队用地置换工作,努力破解赤坎区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以城市更新为统领,突出产业导向,聚焦空间保障,充分利用棚户区改造、“三旧”改造等政策,推进城市土地二次开发,鼓励从单一工业用途向特色园区和创新型产业功能混合开发转型,为高端都市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

2.强化人才支撑

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引进力度,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大力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和先进制造业高级技能人才。继续实施海田物流产业园物流产业人才质量提升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系列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人才奖励制度。加强社会工作者人才培养,提升社会工作者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统筹开发党政、企业管理、社工、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农村建设等各类专门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

3.加强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优先安排涉及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集中财力保证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积极制定和落实园区税收优惠政策,积极研究相关重点项目或企业所得税收抵免方面的税收政策,积极落实国家、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突出重点,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设立和壮大与园区自身产业优势相关的产业基金。

——完善投融资体系。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推进PPP、BOT模式进行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积极引入大型央企或社会投资主体参与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丰富开发区投融资市场体系。完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利用互保金贷款、政策性产业基金“政银保”、地方政府置换债券、科技风险准备金、科技创新券、企业债券、小微企业纳税增值服务、小微企业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完善投融资体系。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推进PPP、BOT模式进行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积极引入大型央企或社会投资主体参与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丰富开发区投融资市场体系。完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利用互保金贷款、政策性产业基金“政银保”、地方政府置换债券、科技风险准备金、科技创新券、企业债券、小微企业纳税增值服务、小微企业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

围绕发展重点领域,研究制定一系列能够有效解决突出矛盾、营造公平环境、激发社会活力的重大政策举措,为各项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重点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政策储备、研究制定和协调落实,推动形成有效的政策预期和导向。

(二)制定年度方案

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制订规划年度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分工,明确工作责任,逐年逐项落实目标任务。强化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尤其要把产业园的短板指标改善作为年度任务重点,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强年度实施方案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协调。

(三)加强招商引资

围绕赤坎主导产业,明确招商重点,夯实招商责任,完善奖惩措施。紧盯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开展与央企、省企对接等活动,推进产业延伸和集群发展。重点推进产业园区招商平台建设,坚持以载体招商、以优质服务引商、以税源评估选商。结合全区产业发展特点,以产业链、价值链招商为重点,着重引进设计、研发、会展、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动漫、工艺美术等创意产业。完善招商选资项目库建设,切实做好招商项目的追踪服务,不断提高招商项目的履约率。

(四)加强载体支撑

积极推进规划实施载体建设,为规划有效落实提供坚实保障。谋划一批重要改革试点,着力在促转型、调结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建设若干个发展平台,发挥平台在开发建设、政策实施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培育一批创新发展企业,汇集创新要素资源,切实提升创新能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优化重大项目投资行业结构,健全重点项目储备库。

(五)加强监督考评

区政府应强化对规划有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作为各有关单位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完善规划年度考核和中期评估制度,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及时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附表1:重点项目摸查情况一览表

附表2:主要预期目标及测算依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