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湛江徐闻县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湛江政府网  2019-05-21 10:58

[摘要] 为更好地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促进产业园区规模化、集群化和特色化发展,提升园区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促进产业集聚,把园区打造成徐闻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特编制《湛江市徐闻县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湛江徐闻县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一、规划概况

(一)背景意义

徐闻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水路连接粤、桂、琼三省及东南亚中东地区,陆路贯通大西南经济腹地,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农业发展基础良好,环境质量优良,物产丰富,具备生态、长寿和“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品牌优势,为融入环北部湾经济圈,利用东盟贸易政策发展,加快二、三产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现实条件。同时,中央、省、市也对徐闻寄予重望,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加快推进徐闻港区建设,进一步畅通琼州海峡通道,推动粤琼两省更紧密合作。

近年来,徐闻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新能源支撑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6亿元,增长8.2%,三大产业比例为43.8:8.9:47.2。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2.15亿元,增长20.4%,增速排于全市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19.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4亿元,增长3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5亿元,增长11.3%。传统主导产业农海产品加工业产业总量萎缩,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工业发展新增长点,目前已有11家规模以上新能源企业,装机容量达130万千瓦以上(含在建项目),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30%以上。其中风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30万千瓦,逐渐发展成为徐闻县主导产业。2018年,徐闻产业转移工业园(含徐闻生态工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为3.62亿,工业增加值为1.83亿,实现税收1.81亿,规上企业5家,带动就业3800人。

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促进产业园区规模化、集群化和特色化发展,提升园区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促进产业集聚,把园区打造成徐闻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特编制《湛江市徐闻县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徐闻产业转移工业园17585亩(包括徐闻生态工业集聚区11000亩)、徐闻现代国际临港物流园区(分为南山区15000亩,海安新港区400亩)、徐闻县龙塘临港工业园区13560亩,规划总面积为46540亩。

图1.1:徐闻县产业园区布局图

2.规划时限

规划基准年限为2018年,规划时限为2019-2022年,分为规划近期(2019-2020年)、规划远期(2021-2022年)两个阶段。

(三)规划依据

1.法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2010)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

《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2.相关规划、政策文件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

《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广东省湛江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规(2016-2020年)》

《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若干政策措施》

《湛江市促进产业园区扩容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湛江港总体规划(2012)》

《湛江市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实施方案(2017-2020年)》

《湛江市产业园区“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湛江市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2017-2020年)》

《湛江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

《湛江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办法(试行)》

《中共湛江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实施意见》

《徐闻县产业转移园入园项目管理规定(暂行)》

《徐闻县促进产业园区扩容提质增效实施方案(2017—2020年)》

《徐闻县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

《徐闻县五大产业发展计划》

《中共徐闻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徐闻县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

《徐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二、基础与环境

(一)基础条件

1.具备陆海门户优势,交通条件便捷

徐闻县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全境三面环海,南临琼州海峡,与海南岛隔海相望,东滨南海,西濒北部湾,北接雷州市,自古为商旅之要地,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徐闻县拥有陆海门户优势,陆路贯通珠三角和大西南经济腹地,水路连接粤、桂、琼三省及东南亚中东地区,207国道、湛徐高速公路和粤海铁路贯穿县境南北,南部拥有亚洲的粤海铁路北港火车轮渡码头和中国的汽车轮渡港口(海安港、海安新港)。海安港[海安港已建成500吨级泊位7个,2000吨级泊位一个;海安新港5000吨级码头已启用。当前海安港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项目一期正在建设,工程将建设16个5000吨级普通客滚泊位和1个5000吨级危险品专用泊位。]是广东省五大港口之一,也是对越小额贸易试点口岸,海安新港口岸2015年1月对外开放,货物直航港澳地区,实行“24一站式通关”服务。港口资源为徐闻对接珠三角、融入北部湾、联通东盟提供良好条件。

2.传统产业资源丰富,支撑产业优化

——农副产品资源禀赋优越。徐闻县属热带、亚热带地区,日照充足,土地肥沃,生态良好,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中国菠萝之乡,驰名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全县农业种植面积达173.23万多亩,总产量332.74万吨,总产值76.12亿元,已建立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20个,菠萝、香蕉、木瓜、良姜、芒果、蔬菜、速生丰产林、剑麻、黑山羊等农副产品久负盛名,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产品有19个、绿色食品原材料(菠萝)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

——海洋资源丰富。徐闻全县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371.5公里,约占全省海岸带的十分之一。拥有天然港湾60多个,鱼类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马友鱼、黄花鱼、鲳鱼、带鱼、鲶鱼、青鳞鱼、西刀鱼等经济鱼类,以及珍珠、海盐等海洋产品。

3.风光资源丰富,保障发展新能源产业

徐闻县地处雷州半岛最南部,三面环海,既有南海的东风,又有琼州海峡特殊地形凝成的强大气流掠过,使东、南、西三面海岸上空常年都吹三级风以上,风力资源十分丰富,被联合国及国内风电专家确定为理想的风电开发生产基地。太阳光辐射强,年可有效利用于光伏发电的日照时间达1200多。中国华电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华润集团、广东粤电、广东粤能等电力公司纷纷抢滩徐闻开发风电项目。另有江苏爱康、粤水电、中广核、上海晶科、特变电工等入驻发展光伏发电项目。

4.港口条件优越,承接海南产业外溢

徐闻港口资源丰富,目前正规划发展临港物流及钢铁石化配套延伸产业等临港工业,港口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作为海南省通往大陆的通道、咽喉要地,随着海南岛的快速发展,徐闻可依托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农业、旅游、养老等产业寻求合作,实现两地产业链的上下游对接。近年来,徐闻的旅游发展更加主动承接海南国际旅游岛外溢效应,突出徐闻特色,坚持互利共赢,推动徐闻全域旅游发展。徐闻也是构建琼州海峡经济带的重要环节,当前徐闻正在大力实施“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加快推进琼州海峡经济带建设及一体化发展,顺势借力建设广东对接服务海南的南门户城市。

(二)存在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传统产业呈现萎缩态势

2018年,徐闻实现生产总值190.6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3.6亿元、17亿元、9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缺少支产业支撑,经济增速不够快,产业结构不合理。徐闻传统农海产品加工业产业总量呈萎缩态势。制糖业由于原材料缺乏、糖价的低迷,产量产值均比2015年下降;菠萝加工业受产品市场销售难、价格低的影响,企业开工不足,产量、产值下降明显;水产品加工业受原材料价格高,企业资金链断裂影响,多家企业重组发展;酒精行业受市场销售价格低的影响,行业总体不景气。

2.产业链条较短,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偏弱

徐闻产业园目前的产业主要是以农海产品深加工为主,虽然因地制宜,较好的利用了当地的资源优势,但可带动发展的上下游企业较少,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园区近年来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条件获得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园区远离珠三角等产业集聚核心区域,处于产业梯度转移边缘地带的现状暂时仍难以改变,园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弱。

3.土地成本渐涨,园区招商难度逐步加大

徐闻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与发达地区距离较远,长期以来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设施不完善,企业运输成本大。因此,在发展初期主要靠土地优惠政策引入企业(如新昶、原绿等),但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和征地成本的增加,这一政策优势已不复存在,导致招商引资难度较大。

4.专业人才缺乏,制约园区产业优化升级

徐闻县地处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就业环境和薪资待遇等相比大城市劣势明显,园区产城融合发展不够理想,企业招工难制约项目投产;农海产品加工业受生产环境条件的影响,开工不足,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人才引进难度较大。由于徐闻科技基础薄弱,外加县域科技型企业发展规模较小,薪酬待遇低,也很难吸引高素质专业化的科研人员来徐闻县开展科研工作。本土企业培养的科研人员难以达到国家、省级科研人员评审要求,无法申报相应人才项目。

三、规划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落实总书记对广东“四个走在前列”指示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抢占“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等战略机遇,落实湛江市委、市政府“四大抓手、五大产业发展计划”要求,积极实施“工业强县、生态建县”发展战略,依托港口资源优势,借粤琼合作的东风,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布局渔业及食品加工、新能源、现代物流、高端装备以及重化工配套等产业,进一步加快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打造成徐闻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建设成为广东对接服务海南岛的南门户城市。

(二)发展原则

1.集聚发展

全力实施“一县一港、一港一园”发展战略,集中资源和力量全力推进徐闻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湛江徐闻港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引导各类要素向产业集聚,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带动一批配套的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形成产业链完善、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集聚示范区。

2.创新驱动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进政研企、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统筹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开展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

3.绿色协调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经济和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立足蓝色海湾,坚持绿色发展,统筹规划布局与园区相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和公共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推动产城融合,打造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园区

4.开放发展

坚持区域联动,互利共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省市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发挥徐闻县“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品牌优势,借助水路连接粤、桂、琼三省及东南亚中东地区、陆路贯通大西南经济腹地的优势,主动融入环北部湾经济圈。抓住口岸开放和港澳班轮航线开通的契机,充分发挥东盟贸易政策对徐闻县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强与港澳、泛珠三角、环北部湾及东盟等地区的经济合作,扩大对外贸易,推动外贸持续稳定发展。

(三)发展目标

规划总体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到2020年,徐闻县“两核一支撑”的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一批本地龙头企业入驻园区,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渔业及食品加工产业水平得到提升,高端装备、现代物流产业取得一定成效,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不断完善。到2022年,经济总量明显壮大,力争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园区经济带动能力显著提升,形成渔业及食品加工、能源产业、现代物流、高端装备以及重化工配套等产业集群,产业园区成为徐闻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表3.1:徐闻县产业园区发展目标

 

(四)重点产业

1.发展依据

(1)匹配自身优势,立足产业升级的要求

徐闻具备陆海门户优势,交通条件便捷,传统产业资源丰富,港口条件优越。但传统产业链条较短,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较差,面临着产业优化升级的需求。

(2)承接湛江重工配套以及海南产业外溢的契机

依托徐闻土地资源广阔的发展优势,积极承接湛江重工产业的配套转移。徐闻作为海南省通往大陆的通道,把握海南自贸区建设的契机,针对农业、旅游、养老等产业寻求合作,实现两地产业链的上下游对接。

(3)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布局高端产业的使命

按照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产业布局调整与城市功能配置相结合的原则,整体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发挥各产业园区优势,引导专业化发展和差异化竞争。

2.发展重点

根据徐闻县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确定徐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导向,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强化区域分工合作,发展重点如下:

(1)渔业及食品加工

布局养殖、捕捞、加工和休闲渔业,以及菠萝、芦荟、香蕉、对虾、罗非鲫、马友为主的农海产品精深加工。

(2)新能源

布局风力发电、海潮能、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生物质能等业态。

(3)现代物流

布局港口物流、冷链物流、第三方物流、仓储等现代物流产业。

(4)高端装备

布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业态。

(5)重工配套

承接钢铁、石化配套延伸产业。

3.业态布局

基于徐闻县产业发展方向,以产业园区为载体,规划构建“两核一支撑”的发展布局。其中:

两核:以徐闻产业转移工业园(包括生态工业集聚区)和龙塘临港工业园为两大产业核心,分别布局渔业及食品加工、高端装备、能源产业、重工配套,以及承接钢铁石化基地的配套延伸产业。

一支撑:以徐闻临港国际物流园区为产业发展支撑,布局集仓储、加工、包装、分拨、配送为一体的现代(临港)物流产业,为徐闻产业发展提供物流服务。

图3.1:徐闻县产业园区业态布局

 

四、发展任务

(一)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园区集聚发展

1.促进渔业及食品加工产业优化升级

——海洋渔业。推进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养殖、捕捞、加工和休闲渔业等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推动养殖健康发展,力争建成水产产业园区、深水网箱产业园区、南珠产业园区和海参产业园区,进一步壮大对虾和珍珠两大支产业发展的同时,扩大海水网箱养殖规模。建设一批无公害养殖基地和水产品出口原科基地,形成优势水产品产业带,以深水网箱、工厂化养殖、池塘育珠和虾塘改造为切入点,促进传统水产养殖向现代工业化养殖的转变。推动水产品加工流通业的发展,重点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提升水产品质量和品位,强化水产品质量认证,提高加工业的附加值。利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辐射作用,加快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步伐,积极发挥农渔民合作经济组织机构的作用,实现水产品市场由数量发展向内强素质、提升功能转变。

——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发展优质安全食品和绿色食品加工业。发挥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推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应用现代生化技术,开发菠萝、芦荟、香蕉、对虾、罗非鲫、马友鱼为主的农海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冷冻猪牛羊鲜肉,以及精制花生食用油、果蔬制品、速冻食品等农副产品深加工。重点扶植规模化生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产品多样化、系列化、品牌化。提高农海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延伸产业链,促进农海产品加工业向规模速度型和质量效益型加快发展。

2.支持发展新能源产业

充分利用琼州海峡的风力、海潮等资源,加快徐闻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徐闻风电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开发海上风电。完成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推进日处理量为5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3.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壮大

以徐闻口岸开放为依托,以“三地七方”合作为推力,不断优化一站式通关服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南山临港物流贸易区。以徐闻港建成为契机,在南山沿海一带规划1至2万亩土地作为临港物流贸易区。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发展现代物流业新模式,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突出商贸、旅游和房地产等传统优势服务业的改造提升,以及与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社区服务和家庭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4.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积极承接湛江重化工配套产业,优先发展先进航海装备、船舶修建工程和港口交通、港口管理、琼洲海峡新型运输工具等先进运输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加快以卫星应用为核心、以服务粤琼发展为目标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二)增强创新动力,提升园区发展效能

1.研究制定激励科技创新政策

对引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省高新技术培育入库企业、引进创新型人才、创新团队或新技术、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省高新技术培育入库企业、通过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认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承担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的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奖励。增加“企业拥有专利数量”、“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等科技指标作为企业入园参考条件。

2.积极培育行业龙头企业

以推进重大工业产业达产增效为抓手,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努力形成投产达产一批、带动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支持重大工业产业项目利用资产重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多种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争取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

3.建设产业优化创新发展平台

重点推进园区科技孵化器建设,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发展,支持领军企业、民营投资商与运营商打造一批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新型孵化平台,建设一批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链条。加快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科技金融和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科技服务业密集区。

4.推进落户园区项目技改升级

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技术改造,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拉长产业链条,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把徐闻县农海产品加工业技术改造项目作为推进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坚持绿色增长,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1.落实环保措施,强化生态监管

——加强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园区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确保与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加快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和城东、城北、Y536排污管网以及产业园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适时启动海安污水处理厂扩建,加强企业项目环评管理和环保监管,确保废水达标稳定达标排放。结合环境承载能力、土地资源条件等因素,制定项目入园环保底线,严把入园项目环保准入关,引进技术含量高、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的项目。

——坚守园区安全生产底线。加强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严把入园项目安全准入关,监管园区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园区安全生产投入,强化园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格园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

2.加强用地管理,提高利用效率

根据市出台的入园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入园项目标准规定、制订实施单位面积土地投资强度、产出强度标准,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新上工业项目,审批时严格审查,原则上安排进入园区。对于分期建设项目,原则上分期供地,防止出现土地闲置现象。对园区疑似闲置土地开展核实举证专项整治工作,按规定及时处置闲置土地,依法坚决打击恶意圈占土地、囤积土地、哄抬地价等行为。

3.推动节能降耗,建设生态园区

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以产业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为重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行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推进清洁生产和科技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禁止高耗能、高污染及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职工生命安全的项目进区。对重点企业实施在线监控。加快建设省级生态示范工业园区,培育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4.完善综合设施,促进产城互动

——促进产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围绕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推进产业化。通过产业发展加快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成为工业化、城镇化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重要平台。距离县城相对较近的园区,相关生活配套依托中心城区解决;距离县城相对较远的园区,在周边区域或园区内部提供基本住宿、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或改造和提升所在镇区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满足居民及产业工人生活需要,形成人口集聚,逐步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园区建设,利用PPP模式开展园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要实现“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气、通讯、平整土地),为园区产业项目提供承载基础和支撑条件,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加快污水处理厂以及纳污管网建设,尽快建成投入运营,切实提高园区污水处理率。支持鼓励电信运营商优先安排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及通信网络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区,加强金融、科技、物流、技术创新、检验检测、设备共享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四)强化招商引资,构筑开放合作高地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创新招商新模式,千方百计引进龙头企业,并积极发动已落户的龙头企业以商引商,打好亲情牌,引来“人才+项目”。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抢抓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对接海南有关地市、相关部门和企业,主动承接海南产业转移,兼顾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逐步完善产业转移协调机制,建立承接转移项目的审批绿色通道,简化转移企业立项、建设、生产等许可程序。

2.加强全市产业园区协作

落实湛江“四大抓手”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将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主阵地,形成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航母,积极加强与开发区、吴川、雷州、奋勇高新区等县市产业园区对接,探索园区协作模式,联合各地各园区优势产业资源,合理布局园区业态。以徐闻县龙塘临港工业园区为主导,承接钢铁石化基地等配套延伸产业;与确定两地共建共享的发展策略和产业空间布局,明确两地在功能分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分工协助,打造协调发展、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良好氛围。

3.提高园区外资竞争力

以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和广东副中心城市为契机,充分发挥园区的外资主阵地作用,着力提高徐闻县利用外资竞争力。支持徐闻出台有针对性的外资利用政策措施,积极创建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培育集聚优质外资的新高地,根据功能定位实际逐步开展调区、扩区和整合工作,不断扩大徐闻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比重。

4.扩大区域开放合作

充分发挥湛江北部湾城市群、“一带一路”等战略区位优势,实施更加开放的发展策略,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战略联盟等合作机制,鼓励相邻园区整合发展、连片开发、飞地经营,鼓励临港区域内园区抱团发展。牢牢把握全球产业发展新动向,瞄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港澳台等重点地区,在国家整体部署框架下,积极探索徐闻企业“走出去”新路径,鼓励企业联合出海,重点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口岸的互联互通,以园区共建为重点积极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推动食品加工等优势企业建立海外生产研发基地、全球营销网络和战略资源渠道。

(五)强化要素保障,助推园区加快发展

1.落实园区扩建用地指标保障

全力保障园区项目建设用地,通过严格计划管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盘活存量土地、争取上级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等“组合拳”方式,严格实行供地率与计划安排和用地审批挂钩,加快和改进建设用地审查报批,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根据园区开发建设和入园项目进度,优先安排本地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用于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在林地指标和用海指标等方面对产业园予以倾斜,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用海需求。

2.加大资金支持和融资力度

——积极争取上级产业园扶持资金。全力争取省产业共建财政扶持资金。认真研究上级有关于产业园区扶持政策,及时贯彻落实《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支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的财政扶持政策》要求,充分利用湛江市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积极争取产业共建普惠性奖补资金和叠加性奖补资金,及时组织本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奖补政策,切实帮助入园企业做强做大。同时加大本级财政扶持资金投入,设立产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

——加大融资力度。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引导开发性金融资金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和企业建设运营。发挥徐闻县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徐闻县广元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融资平台,按市场运作的模式参与园区开发。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面向园区的投融资服务,根据园区和企业特点,开发创新型融资产品,开展各类要素质押融资。组建政银企联系平台,大力推进“助保金”项目落实,支持入园企业以互助担保、联合担保等方式向金融机构融资。

3.加强人才支撑

大力引进高校毕业生、专业人才和技能劳动力到徐闻县就业创业,在住房保障、创业发展、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特别是顺德区的对接,结合徐闻产业园区产业发展需求,为徐闻县各产业园区提供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才保障。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合作和人才引进的激励制度,支持产业园区与高校科技创新、产学研平台对接,积极引进重点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坚持规划先行,着眼长远发展,完善徐闻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完善产业园区规划体系,对徐闻县各园区进行统筹布局和顶层设计。与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充分衔接,鼓励探索“多规合一”。通过规划“一张图”统筹空间要素和项目安排,分步骤、有轻重的贯彻落实规划。

(二)建立高效管理体系

完善健全的领导组织保障体系,探索分析徐闻产业园区的行政管理职能与经济开发功能管理模式,建议由园区管委会统一负责经济开发功能,所属街道重点负责社会管理等职能。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耦合、上下级之间的纵向联系,强化政府对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促进区域内外各类资源合理运作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三)完善生态安全保障

对入驻企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健全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强化环境硬约束,建立符合节约环保要求的市场准入机制,制定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强化污染防治和环境安全危机防范,重点建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应急管理机制,预防、控制和处理重大海洋污染问题。

(四)健全监督考核制度

围绕产业集聚度、技术创新能力、投资效益、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利用效率、低碳发展、社会效益、债务风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的督办和绩效考核机制,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厘清承担部门工作职责,明晰关键时间节点,多形式对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督查督办。强化考核督办评价成果的运用,建立和完善园区退出机制,逐步实现“有升有退”的动态管理,构建符合实际的徐闻产业园区建设工作考核评估体系。

(五)加强组织机构保障

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工业园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县发改、经科、教育、国土资源、住建、交通运输、财政、人社、编委、环保、水务、安监、金融、市场监管、国税、地税、工商联、供电及有关乡镇主要领导和园区管委会组成。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园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经科局,负责指导协调全县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工作,同时调整理顺好园区管理机构。

附表1:重点项目摸查情况一览表

附表2:主要预期目标及测算依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