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湛江“五大产业发展计划”打造发展强力引擎

湛江日报  2018-05-15 10:21

[摘要] 经过近年来的迅速发展,湛江市已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钢铁、重化、近海油气开发、电力、造纸、农海产品加工、饲料加工、纺织、电器机械等九大支柱产业。

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园区一角。

    核心提示

    经过近年来的迅速发展,湛江市已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钢铁、重化、近海油气开发、电力、造纸、农海产品加工、饲料加工、纺织、电器机械等九大支产业。为推动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五大产业发展计划”,经过一年来紧锣密鼓的推动落实,取得有效进展,进一步加快我市构建高水平产业体系步伐,成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

    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达产增效

    “三大航母”领衔工业快速发展

    在祖国南海之滨的湛江东海岛,如今处处皆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现代化的“绿色钢城”——宝钢湛江钢铁基地正在强势崛起,滚烫火热的铁水源源不断地流出,经济效益也不断创造新辉煌。2017年,湛江钢铁在生产经营元年顺利实现了达产、达标、达效、达耗“四达”目标,年度经营绩效超预期,实现利润总额20.6亿元。2018年,湛江钢铁更是顺势而上,一季度全面完成季度生产各项任务,实现生产“开门红”。

    在宝钢湛江钢铁基地旁,中科炼化项目也掀起了土建施工高潮,80万吨/年裂解装置裂解炉地基浇筑混凝土前期准备工作就绪,炼油与化工装置土建施工全面铺开。截至4月底,项目今年已完成投资1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93.17亿元。预计5月完成全部基,9月开始设备安装。

    今年来,在钢铁、石化、造纸“三大航母”的领衔下,我市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达产增效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经省确认全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86个,其中续建、新开工项目106个,年度计划投资417.96亿元。列入省续建、新开工重点项目84个,年度计划投资321.16亿元,投资额居粤东西北首位。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续建、新开工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4.96亿元;其中列入省续建、新开工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4.2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3.1%,在全省排名第9位,基本实现时间与进度同步。

    目前,我市基础设施项目扎实推进,尤其在能源工程方面,大唐国际雷州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累计投资超过50%,正在进行主体设备和附属设备安装;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一期项目完成测风塔打,待安装平台和上部结构,海上勘测工作已完成测风塔钻孔及9个机位的钻孔,项目总承包方已完成海底电缆、海上升压站主变、GIS等主要电气设备的评标;湛江乌石17-2油田群开发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一轮技术改造提供强大支撑

    3月2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宣布,一种颠覆140余年传统碳酸法和亚硫酸法制糖工艺的膜法绿色制糖新技术研发成功,该项工艺技术对制糖业具有里程碑意义。而承载这一膜法绿色制糖新技术研发的,正是中科院与广垦糖业集团设在遂溪县城月镇的金丰糖业有限公司内的中试车间。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正带动经济增长。据我市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我市制糖业实现产值34.08亿元,同比增长23.3%。2017跨2018年榨季,甘蔗产量约780万吨,同比增长20%,产糖量约74万吨,同比增长21.3%,产糖率9.6%,同比提高2.8%,制糖业呈现价稳量增的良好态势。

    这是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今年来,我市注重“抓大不放小”,推动食品制造、医药、羽绒、塑料鞋、建材等一批发展后劲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糖业大县遂溪就在制糖业高速增长带动下,一季度实现增加值11.17亿元,增长17.8%。吴川在羽绒、食品等优势产业带动下,实现增加值9.48亿元,增长10.2%;

    3月份在廉江小家电、家具企业恢复性增长的拉动下,一季度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实现产值分别为32.2亿元、17.38亿元,分别增长10.2%、5.7%。

    “为继续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市将以建设小家电和羽绒公共服务平台为突破口,在突破关键技术、关键环节、实施品牌提升、扩大融资服务、增强线上服务等方面为行业企业提供强大支撑。”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实施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上云用云,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加快87个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加大企业培训力度,通过举办企业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企业上市、现代企业制度等专题培训,引导和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现代服务业提速

    培育服务新业态优化发展布局

    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现代服务业提速,取得了较好成效。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412.06亿元,同比增长10.1%,比高0.3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2个百分点。总额及增速均居全省第6位。

    目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连续1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表现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增强,也从侧面体现了我市现代服务业开始提速。

    去年,我市出台的《湛江市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明确了湛江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的宏伟目标。2020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900亿元左右,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城市和粤西物流中心、推进“互联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将湛江打造成健康养生基地,成为“健康之都、养生之城”……在不远的将来,我市将结合城市发展实际,谋划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促进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借助智慧城市和电子商务、互联网信息技术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打造北部湾、粤西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接下来,我市将培育商贸企业上限入库,做大做强商贸企业队伍。加快推进在建商贸项目建设进程,培育一批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成为限额以上企业,配合做好商贸流通企业“个转企”“企上规”“新纳限”工作。

    我市鼓励制造业企业产销分家,实现生产与商贸两促进。探索鼓励大型制造业设立销售公司,扩大经销网点,做大商贸队伍,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

    此外,将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做强商务发展新动能。完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出台跨境电商扶持政策,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发展“B保+实体零售”等新业态。做好京东便利店、天猫小店等零售新模式在我市布点的对接工作,加快新零售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培育

    湛江高新区入列“国家队”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跻身高新区行列。继湛江被国务院定位为北部湾中心城市、被广东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之后,又迎来这一重大利好消息!这对于推动湛江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翻开2017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成绩单,可谓成绩显著。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正以创新有为、奋发向上的激情,演绎着产业发展的传奇,启动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为更好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我市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政策进行适度调整,拟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补助提高到20万元,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的补助提高到10万元,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培育库申报条件但评审未通过的企业补助提高到5万元。对新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补助提高到20万元。

    我市积极推进新一轮研发机构建设,不断提高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开展2018年度市级工程中心申报认定工作,新认定市级工程中心2家。根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及创新基地备案工作的通知》,积极发动我市单位申报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为建设完善孵化育成体系,我市组织开展2018年度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认定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建设。开展2017年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场地租金补贴工作,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促进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健康发展。

    为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我市积极引导和扶持和市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创新创业。

    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我市积极推动政、产、学、研、金等创新要素加强合作,开展协同创新,形成开发创新格局。

    蓝色海洋综合开发

    远洋渔业与深水网箱将成增长点

    三面环海的湛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市海洋产业初具规模,总产值仅次于广州、深圳,居广东省第三位,被评为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十大城市之一。

    据统计,2017年,我市海洋经济总产值1446亿元,同比增长15.2%;渔业经济总产值445亿元,同比增长0.5%;多项渔业经济指标连续10年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对虾产业在养殖面积、种苗、产量、饲料、加工、出口和流通等居;成为全省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和全省水产品出口企业的地级市;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渔业产业全产业链,涌现出一大批有较强实力的渔业龙头企业;渔业生态环境稳步提升……我市渔业发展在更高的起点上向经济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产品安全、绿色高效方向迈进。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市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日益合理,渔业发展亮点纷呈。作为渔业大市,湛江水产产业链完整,品牌优势突出,水产养殖业向健康化、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方向不断发展。

    有着“中国对虾之都”美誉的湛江,在更加完善对虾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深水网箱养殖,积极推动渔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深水网箱养殖在我市得到快速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期,并日益显现产业高、产品高质量的发展优势。目前,我市已成为全省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并形成了养殖、饲料、网具、加工和销售等一体化的深水网箱产业集群,全市深水网箱发展到1300多个。

    近年来,我市围绕渔业资源养护与可持续发展、远洋渔船安全高效等需求,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推动渔船与捕捞装备技术水平升级,远洋渔业日益壮大。据了解,近两年我市共拆解淘汰残旧木质渔船522艘,更新改造渔船1013艘,其中,新建200吨以上钢质渔船达到161艘。积极引入远洋渔业企业,推动远洋渔船更新建造,全市现在外生产渔船28艘,2017年捕捞产量14936.7吨,产值10679.9万元,位居全省第二。外海、远洋捕捞能力明显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