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湛江第一长桥——通明海特大桥 全力打造路桥品质工程

湛江日报  2018-05-14 09:29

[摘要] 目前,“湛江第一长桥”通明海特大桥正在加快推进,已完两个进度关键点——主墩承台建设和引桥移动模架安装等建设工作,大约完成总工程量的40%,预计2019年年中可实现大桥合龙。

一桥飞架两地,天堑将变通途。在湛江通明海,连接东海岛和雷州的跨海大桥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宛如一条飘带,蜿蜒于美丽的通明湾。

目前,“湛江长桥”通明海特大桥正在加快推进,已完两个进度关键点——主墩承台建设和引桥移动模架安装等建设工作,大约完成总工程量的40%,预计2019年年中可实现大桥合龙。

上千工人日夜奋战筑桥

挖掘机“轰轰”地挥动手臂,工人们挥汗如雨紧张施工。5月7日,记者在大桥施工现场看到,尽管太阳高照、热浪滚滚,但工人们坚守岗位,各司其职,现场一派繁忙却井然有序。

在20多米高的模板架上,电焊工李师傅正在一丝不苟地焊接着钢筋,火花随着其电焊笔的移动闪光。这位年过五旬的电焊工,已在路桥工地度过了十多个春秋,面对这样的高温闷热天气,他早已习惯。

当记者走近时,李师傅取下包裹在头上的毛巾擦着汗,与我们聊了起来。虽然电焊工的工作量大,高温作业十分辛苦,但李师傅和工友们却没有退缩,按时按质完成工程,湿透的衣服也写就了他们可敬可亲的一面。

在大桥主墩施工基地,记者看见一位身材中等、皮肤黝黑,戴着黑框眼镜和红色安全帽的年轻人四处走动,并时不时与修路工人交谈着。他叫唐维,来自湖南,是该项目的生产副经理,曾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6年8月,他从港珠澳大桥项目被派到湛江,建设通明海特大桥的首项任务便是架设栈桥。在通明海特大桥规划项目所在地,一开始这里没有码头,没有道路,他们每天只能从雷州辗转到通明港码头,再租小艇来到这里开展工作。

“由于来回程都需要2个多,时间浪费在路上。我们干脆拉来集装箱,装在海中央,将项目部扎营在海上。当时正值湛江最晒最热的季节,是最难熬的时候。”唐维说,大桥钢栈桥在2016年9月启动搭设,于2017年5月底合龙,历时约9个月。约50人的建设团队就这样在海上“安家”住9个月,打通了通明海特大桥的海上建设通道。

“通明海气象复杂多变,台风、雷暴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对工程进度造成了很大考验。但大家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撸起袖子加油干!”大桥TJ3合同段项目负责人陈庆华介绍,该工程自从混凝土施工开始,一直都是24不间断作业,1000多名施工人员采用“三班倒”的形式加班加点,确保如期完成工程任务。

多项技术创新走在前列

通明海特大桥是湛江长桥,为建设大桥而临时建造的钢栈桥长3.66公里,是目前省内长栈桥。此外,建设者们用心打造精品工程,特别是一些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走在全省乃至前列,为路桥施工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通明海特大桥TJ3合同段项目副经理谭海雄告诉记者,该大桥为跨径146米+338米+146米的斜拉桥,它的桩基施工难度不逊于港珠澳大桥。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其中的TJ3标段,该标段全长4.3公里,36号主墩属于关键控制性工程。该主墩桩长137.5米,成孔深度146米,当时市场上没有能够完成大直径、超深桩的旋挖设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施工方采用改造后的三一旋挖钻机钻孔,成功破解了桥梁基础工程泥质沙土等施工难题,一举创造了桩径2.8米、孔深146米的国内旋挖施工纪录,填补了国产旋挖钻设备在超大、超深桩基础施工领域空白,有望打破该项技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为加快进度,缩短工期,主墩承台施工采用钢套箱整体吊装方案。经过层层闯关,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攻坚克难,仅用30天就完成超过1万m3的承台施工,开创了国内主墩承台施工速度。

与湛江海湾大桥相比,通明海特大桥移动模架改造设计施工大桥单孔50米梁重1600吨,比湛江海湾大桥重约400吨,荷载加大。转弯半径1600米,且设置“S”反弯曲线,增加了模板安装调节及脱模难度,桥面线性控制难度大,施工周期长。为尽量缩短工期,项目大力践行工厂化、整体吊装的施工理念,模架施工采用桥面龙门吊进行模板钢筋整体预制吊装,将每孔工期由原来15天缩短至12天。

此外,项目装配式水上施工支架、移动测速等设施为安全施工保驾护航。特别是承台施工创新地采用了装配式水上施工支架,外观整洁美观标准、平台宽敞舒适,装、拆方便,高度灵活,重复利用率高,安全保障得以进一步提高,并荣获南粤高速标杆创新奖。

为保护生态不惜增资近3亿元

当天,记者走访时看到,通明海特大桥东起东海岛西湾村附近海域,按直线延伸至通明海中央后,突然变为“S”型路线连接西岸的雷州韶山村附近海域。

据了解,按原先的规划方案,大桥直线跨海,恰好穿越西岸的红树林保护区。该片红树林保护区有160多亩,树龄上百年,属于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施工技术角度出发,原先大桥直线跨海规划设计方案都是“理所当然”的。但经多次实地勘察和多方案比选论证后,最终选择了让大桥“绕道”红树林的方案,令大桥跨海部分增长约1公里,项目线路总长度增长约2公里,增加投资约3亿元。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方坚持绿色工程的理念,施工时挖出来的泥浆不是直接推到海中,而是收集起来运到外面处理;平常工人的生活垃圾,也从不随便丢在海中,而是收集起来定时定点拉到外面处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通明海特大桥不惜增加工程建设难度和投资来保护红树林,为湛江人民留下一笔宝贵的生态财富,我们认为非常值得!”东雷高速相关负责人表示,通明海大桥在前期论证及建设过程中,一直从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环境不利影响的角度考虑,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既为湛江人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也为湛江人民留下绿水青山。

全力营造无障碍施工环境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快马加鞭推进项目建设,更有信心将通明海特大桥打造成精品工程。”通明海特大桥TJ3合同段项目书记曹坤介绍,自该大桥开工建设以来,得到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特别是东雷高速指挥部成立协调小组,全天候专门解决施工方与地方的一些问题,为工程的快速推进作出很大贡献。

据了解,通明海特大桥TJ3合同段主要处于雷州辖区,为全力推进前期工作,雷州市举全市之力,在多个部门抽调精兵强将,驻扎东雷高速管理处。雷州市分管领导深入一线,面对面与业主磋商协调,努力化解焦点难点个案;负责具体村庄的工作人员,经常走村入户,开展宣传工作,还张贴、发放征迁、拆违通告等,做到深入发动广泛宣传,营造了浓厚氛围,使征迁工作潜移默化地推进。同时,指挥部及时协调有关镇街和部门采用多种宣传形式,耐心细致做好协调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此外,指挥部还协调安排5名专责民警组成巡逻队,24沿线值勤,确保工程无障碍施工,为东雷高速在2019年底建成通车创造条件。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