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政策 > 正文

湛江:汇聚生态力量 守护这片"湛"蓝

湛江日报  2017-12-01 17:49

[摘要] 依海而建,因海而兴,海洋是湛江这座海湾城市最宝贵的资源。近年来,我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和有关规划,围绕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北部湾中心城市和广东对接东盟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坚持生态“养海”,用心“护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依海而建,因海而兴,海洋是湛江这座海湾城市最宝贵的资源。近年来,我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和有关规划,围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北部湾中心城市和广东对接东盟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坚持生态“养海”,用心“护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用心“护海”: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均居全省首位

近年来,我市海洋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建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生态修复等海洋环境修复整治途径,凝聚合力呵护一片碧海,有效保护和改善了湛江市周边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目前,市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近岸海域水质较好,同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建成人工鱼礁9座,投入资金6293万元,建成人工鱼礁礁区面积8510.7公顷,制作和投放礁体9187个,购置礁区执法管理艇7艘。近年来共投入2150万元,实施鱼虾贝苗和濒危物种放流行动,共放流优质鱼虾苗20863.85万尾、贝苗480万粒、海龟226只、梭子蟹苗155万只、中国鲎72.5万只。湛江市建成各类海洋渔业自然保护区22个,其中自然保护区2个,海洋公园2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均居全省首位。

市海洋与渔业局在雷州半岛附近海域布设监测站255个,每年的春、夏、秋各监测一次,监测指标包括水温、盐度、pH等指标。”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监测结果显示,湛江市近岸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湛江湾湾外海域水质状况较好,各监测指标符合类或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雷州湾、流沙湾、雷州半岛西南近岸海域除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外,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类或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洋功能区中海水养殖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级为优良,旅游休闲娱乐区环境状况优良。

生态“养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无度的索取只能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有序的开发才能带来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市不断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发展承载能力有所改善

在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方面,近年来我市投入近3亿元开展港湾养殖设施清理整治、金沙湾海滨浴场和渔港公园沙滩修复整治、湛江流沙湾生态修复项目建设、金沙湾南北岛整治、海东新区奥体中心附近观海长廊整治修复等以及正在开展的硇洲岛海域海岸带整治工程、六极北莉海岛整治修复、湛江湾(北部)海岸带海岸线综合整治及修复、广州湾大道等工程。今年,为加强海岸线功能管控和环境整治,建设美丽海湾,我市印发实施了《湛江市海岸带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全面清理整治非法占用海岸带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行为。近日,海岸带清理整治工作已在全市全面启动。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方面,近年来我市建立了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雷州白碟贝自然保护区、特呈岛和乌石国家海洋公园以及市、县级保护区共计22个(其中17个列入国家海洋督察范围),保护区面积达13.6万公顷,位列全省。2011年5月国家海洋局正式批准成立特呈岛海洋公园,目前海洋公园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宣教管理中心、海上多功能管护平台、沙滩整治修复、标志和宣传栏等主体工程建设已建成投入使用。

合理用海:现代海洋渔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海洋渔业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以绿色、生态、集约为理念,推动现代海洋渔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海洋渔业向深海远洋、向健康绿色转变。加快渔船更新改造,向外海要资源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我市推动出台《关于加快渔船更新改造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大力扶持渔船“两改”(小改大、木改钢)。目前,已累计新建200吨以上钢质渔船161艘,引进多家远洋渔业企业新建远洋渔船18艘。与此同时,加快发展深蓝渔业,向深海要效益。加快发展以深水网箱为代表的“深蓝渔业”,建成特呈、流沙、乌石3个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园,拥有深水网箱1200多个,我市成为全省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逐渐形成养殖、饲料、网具、加工和销售等一体化的深水网箱产业集群。另外,加快发展集约化渔业,向生态要成效。加快发展以国联南三基地为代表的集约化、生态化养殖模式,在吴川、遂溪、雷州、徐闻等地开展试点,推广集约化、生态化养殖,建设成多个“双节双高”现代海水养殖产业示范园区、多个对虾高位池健康养殖产业园区

规范管海:多措并举管好这片海

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43.7公里长海岸线,140多个大小岛屿和49万公顷浅海滩涂,101个港湾,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湛江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而管好这片海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市通过岸线整治、海洋立法等多项措施,在规范管海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为加强海岸线功能管控和环境整治,建设美丽海湾,我市印发实施了《湛江市海岸带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全面清理整治非法占用海岸带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行为。这项工作于9月启动,2018年底完成。今年10月,海岸带清理整治工作首战在雷州珍稀生物自然保护区打响。目前,海岸带清理整治工作已在全市全面启动。

——为推进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制化,实施最严格海湾和海岸线管控,今年市海洋渔业局牵头开展《湛江市湛江湾保护条例》和《湛江市海岸线保护条例》立法,目前,该局制定了《湛江湾立法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相关单位征求意见。

——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湾长制”试点工作,同时,市海洋渔业局积极研究海岛管理新机制,探索开展“岛长制”试点。目前相关试点工作方案正在制定中。

——为完善湛江市海岸线调查,建立健全海岸线分类分段管控机制,按照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管控要求,市海洋渔业局牵头对湛江市1243.7公里海岸线分成79段进行分段分类管控,海岛岸线参照大陆岸线进行管控。同时加快陆海统筹,推进城镇规划、国土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海岸带规划等“多规合一”,用“一张图”管理海岸带。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海域使用管理,保护海域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域资源,提高海域使用效益,2012年以来,我市组织海洋渔业、渔政、海监、公安、边防等部门,开展了“碧海”“海盾”“护渔”“打非治违”等系列海洋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整治破坏海洋环境行为;清理整治雷州珍稀海洋生物自然保护区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非法捕捞和养殖设施。2012年以来,查处违法养殖和捕捞案件30多宗,清理非法养殖面积2000多亩;开展无居民海岛专项执法行动,参照一岛一档的方式建立海岛巡查档案。全市共检查海岛1083个次,立案查处31宗;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持续两年多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共查扣涉海“三无”船舶292艘,依法拆解24艘,清理取缔“绝户网”2200多张,涉案人员16人被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