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湛江:三大指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要求 生态修复取得初步成效

湛江日报  2017-10-14 09:29

[摘要] “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常放”。如今,凡是到访湛江的外地游客,无不为湛江市大手笔进行城市绿化建设的气魄所赞叹。湛江的绿不是天生的,而是湛江人用汗水一天天、一年年、一棵棵、一片片精心浇灌出来的……

绿在城中,城在绿中。这是一座四季常绿的城市,山河湖溪与绿树鲜花交相辉映。徜徉在风景如画的南国滨海城市湛江,蔚蓝色的天空下,夹道浓荫郁郁,水岸芳草茵茵。

滨湖公园环湖绿道共约12公里,并有多座水上栈桥

滨湖公园环湖绿道共约12公里,并有多座水上栈桥。 刘冀城 航拍

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绿树成荫,风景优美

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绿树成荫,风景优美。 刘冀城 航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精心打造“生态型海湾城市”。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以建设生态型海湾城市为目标,构筑生态健全、层次合理、特色突出、服务方便的园林式、生态型城市绿地系统。疏港大道、椹川大道、东新路、机场路等数十条绿色廊道,还有、世界第二的桉树林基地,的木麻黄防护林带和红树林防护林区,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等,构建成“环、线、廊、园、林”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使整座城市宛如一轴美丽的园林画卷。

主次干道满目青翠,城市公园郁郁葱葱,水系河道绿意盎然,社区融入立体绿化。而城市绿道建设和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工程的强力推进,更是让湛江这座闻名国内外的“洗肺”城市披上了华丽的“绿衣”。放眼湛江,一轴“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新画卷渐渐铺展开来。

“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常放”。如今,凡是到访湛江的外地游客,无不为湛江市大手笔进行城市绿化建设的气魄所赞叹。湛江的绿不是天生的,而是湛江人用汗水一天天、一年年、一棵棵、一片片精心浇灌出来的……

“绿色福利”人人共享

发展不惟GDP,绿水青山也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宜居城市,城市绿化、公园建设等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绿色的公共休闲空间越来越多,让湛江这座美丽的城市越来越宜居。

湛江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孔令培告诉记者,近年来,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总体目标,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强化公园绿地建设,打造绿道升级改造工作,构建分布均衡、结构合理、绿色成荫、安全优美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十三五”期间,我市着重建设麻章区,赤坎老城区、北桥片区、文保片区,霞山区的工农片区、东新片区、解放西片区、椹川大道南段片区,坡头区南调河片区以及开发区的龙潮片区、平乐村片区等公园服务半径盲区的公园绿地建设。

我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园林生态城市,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生、服务百姓。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工作稳步向前——目前,我市已建成公园33个、小公园63个,绿地率37.86%,绿化覆盖率41.8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99平方米(高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建成绿道170多公里,三大绿化指标已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要求。

未来,湛江将新建4个综合性公园、4个带状公园、24个社区公园、14个街旁绿地,新增公园绿地总面积193.53公顷;完善市区绿道网建设,满足市民步行10能达到一处园林绿地的需求;分批对建成区内共79条市政道路进行林荫道升级改造,使市区林荫路推广率达到85%以上;对海滨公园、寸金桥公园、霞湖公园、霞山儿童公园等老公园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公园服务水平。老百姓可以徜徉在绿色的“海洋”中,尽情地呼吸湛江的新鲜空气。

城市绿道 生态纽带

绿色出行,观念引领是根本,环境优化是保障。湛江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探索打造城市绿道网格,目前已建成绿道170多公里,一条条延伸的绿道让人们畅享户外生活。

晨曦载曜,万物咸覩。雨后的清晨,阳光暖暖地撒向湛江大地。在我市最长的城市绿道——滨湖公园环湖绿道上,不时可见健身者的身影。“我们都喜欢来这里跑步,这里空气好,风景也好。”健身者们对这里的环境赞不绝口。这条让市民流连忘返的红色步道,就是湛江人民引以为豪的城市“绿色飘带”——滨湖公园环湖绿道。

2012年,我市对滨湖公园2.3公里的湖岸进行整治。为提高其防洪标准,2014年,由市水务局牵头实施滨湖湖岸二期整治。二期整治采取生态治理方式,对已整治的2.3公里岸线进行升级改造,对未整治的10.2公里岸线实施整治,拆除清理了周边违章建筑、畜禽养殖场、垃圾堆放场等,新建了12.6公里的环湖绿道、1.6公里的水上栈桥、500米长的跨湖桥和沿湖观景亭、休闲广场、游艇码头等项目。

这条环湖而建的绿道宛如一条翡翠项链镶嵌在滨湖公园,春华秋实,四季有景。老百姓朝跑暮行,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每到清晨、傍晚或者是周末,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都喜欢来这里休闲漫步,还有一群骑友在这里骑行健身,使这条靓丽的绿道成为这座城市活力四射的健康生态纽带。

“绿道不仅是城市颜值所在,更是市民提升生活品质所求,城市绿色发展所需。”孔令培说,我市在绿道建设过程中注重“绿”的培育,突出绿道的生态功能,通过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增强绿道的吸引力。

湛江“市肺”越来越绿

走进被誉为湛江“市肺”的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满目葱郁,这里可谓南粤最靠近城市的森林公园、生态型郊野公园,是湛江市的绿色保护屏障,总面积22686亩,绿化覆盖率97%。

每到周末,不少市民呼朋引伴,前来慢跑、骑行,亲近自然,好不热闹。自从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始复绿升级改造后,前来游玩的市民越来越多。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回收1万多亩国有林地划归公园作为绿化用地,并对公园提出了高标准的目标定位。更把完成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升级改造列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是十件民生实事之首。我市对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升级改造不断发力,下大工夫复绿,恢复生态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森林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是2017年十件民生实事之首,该工程总投资2190万元,主要包括景区大树钢支撑加固工程、景区东大门第二停车场建设、景区指示牌建设、赤溪湖周边绿化整治工程等工作。记者从市湖光岩风景区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按时间节点全力推进。

天气放晴的时候,记者来到三岭山森林公园。只见身着白衣的老人们悠然自得地打着太极拳;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一群群大妈们击掌起舞、挥洒汗水;小朋友们喜笑颜开,在树林中追逐嬉戏……

“只要天气好,我都会约上几个拳友来这里练习。”73岁的退休工人张军爱好太极拳,家住石头村附近的他,把三岭山森林公园当成了第二个“家”,有时间就来呼吸新鲜空气,多年的哮喘病都不治而愈了。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在鹤地水库湖中小岛,原来的桉树被改种为本土树种;在南三岛沿海,繁茂的木麻黄将光沙地染绿;在三岭山荒坡岭地,人工种植的桃金娘挂满了湛江人最爱的“稔子”……

发展不惟GDP, 绿水青山也是核心竞争力,近几年,市委、市政府牢固秉承“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科学发展理念,决不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用环保体制改革先行引领湛江绿色发展。

空中俯瞰雷州半岛,绿色正如国画中的水墨在红土地上一点点晕染开来。《雷州半岛生态修复规划(2016~2020年)》实施一年多来,在省林业厅和财政厅等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市主动履行主体责任,推动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工作稳步实施,启动和实施热带季雨林、沿海防护林、桉树纯林改造和水源林建设示范项目;三岭山、鹤地水库库区等一批重要生态敏感区域的生态修复和生态整治工程进展良好,全市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更多的湛江人深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前提,“绿色崛起”诠释着湛江更环保、更具生命力的发展之路,并将湛江梦点缀得如诗如画。

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把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年度重点改革事项、年度十大民生工程,与有关县(市、区)政府签订生态修复目标责任书,并将生态修复主要任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承诺事项进行督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人豪,市委副书记、市长姜建军专题调研和部署绿化湛江大行动和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工作,强调湛江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如今的湛江,空气好、水质清、满眼绿,已成为人民群众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最直观的感受。他们有理由相信,在持续推进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这座魅力四射的海滨城市将不断焕发新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