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过去五年湛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显著 改革落地生根

湛江日报  2017-05-21 11:46

[摘要] 过去五年来,湛江保持定力,勇毅笃行,坚决落实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基层探索,推动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次第展开。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号角,湛江这座南海之滨的魅力港城,也步入了深化改革的快车道。一场场深刻变革正在这里落地生根,一项项改革红利惠及百姓民生。

潮涌千帆竞,改革满眼春。

过去五年来,湛江保持定力,勇毅笃行,坚决落实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基层探索,推动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次第展开。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号角,湛江这座南海之滨的魅力港城,也步入了深化改革的快车道。一场场深刻变革正在这里落地生根,一项项改革红利惠及百姓民生。

推进简政放权

公布52个部门权责清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各时期各阶段中心工作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把准改革方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

我市严格按照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紧跟中央和省委的改革节奏和步伐,不折不扣推动各领域改革。尤其是突出抓好牵一发动全身的重点改革举措,集中力量组织实施。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推进简政放权,先后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四批共378项,公布52个部门权责清单和15个部门职能调整目录,完成市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我市将市物价局并入市发改局,完成整合后的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人事调整,整合市外经贸局和市经信局相关职责组建市商务局,调整完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经信局职责;将市工商局、市质监局由省垂直管理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我市不断完善政府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共有55个部门1012项事项进驻网上办事大厅,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市、县两级实现统一事项清单、统一审批标准、统一项目编码、统一网上办理。

涉企收费减少

每年减轻企业负担2.2亿元

为企业减负,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市全面开展涉企收费清理规范工作,公布了《湛江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湛江市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和《湛江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实行阳光收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取消、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小微企业项目收费等159项,每年减轻企业负担2.2亿元。

如市商务局规范外贸涉企收费,对查验没有问题的免除企业吊装、移位、仓储等费用。湛江检验检疫局去年1月至9月为进出口企业减免产品检验检疫费等735.2万元。

市住建局调整施工图审查费用,比目前全省收费标准下浮了30.8%,为全省收费标准;下调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费20%-30%;取消市区建筑工程城市道路卫生保证金;实现省定涉企收费“零收费”。值得一提的是,从2016年10月1日起,我市对包括“围防护费”在内的34项国家和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免征市、县两级收入。

此外,我市还全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协调口岸部门及相关港口经营单位落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工作,并于2015年底实现了港澳小型船舶网上统一申报系统的上网运行。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1月,我市企业通过来往港澳小型船舶“单一窗口”申报1155航次,有效提高企业申报效率。

 

市场活力迸发

一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近万户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改革红利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服务效能,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实施了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年度报告公示制、简化住所登记手续等“宽进”措施,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精简90%。实行“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的集群式住所登记、企业“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简易注销登记等改革,推行电子营业执照,企业设立时间平均缩短70%,工商登记便利度进一步提升。

今年季度,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9120户,其中企业1693户,个体工商户7427户,同比分别增长49.41%、42.73%和49.49%。目前全市有市场主体23.72万户,其中企业5.04万户,个体工商户18.68万户。

在“宽进”的同时,我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市场秩序持续向好。落实了企业年报公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完成了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库、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续监管平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的开发,已于今年1月20日试运行。实行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推行“网上登记,双向快递”登记注册,实行企业登记同城通办,简易工商登记立等办结,大大提升了服务效能。

国企国资改革

全面铺开出清“僵尸企业”工作

当前,国企国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市在这方面也加大力度,全面铺开出清“僵尸企业”工作,向省上报了列入考核企业84家,其中市属企业68家,县(市、区)企业16家。

为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我市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出台《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湛江市市属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管理办法》等,草拟了《市属国企出清重组“僵尸企业”促进国资结构优化的实施方案》,全面铺开出清“僵尸企业”工作。

在推动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方面,我市改革工作亮点频频。其中,湛化集团有限公司环保搬迁、省八建集团有限公司与神州长城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合资合作、市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挂牌出让股份进行重组、湛江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整体改制、湛江包装材料企业有限公司搬迁改造和股权重组、广东恒运电机有限公司转让股权等项目正在推进中。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湛江港集团、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市交通投资集团、市水务投资集团等4家企业尝试聘请外部董事,推行外部董事制度,推进董事会规范建设。

医改不断深入

群众可以在家门口看好病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县级综合性医院建设和普通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改造,推进县镇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这标志着湛江推进县镇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改革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认可,将在全省进行推广。

目前,湛江县镇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改革已经实现全覆盖,全市14间县级公立医院已经全面直管87间乡镇卫生院,为下一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升级达标,打下了坚实的人才技术基础和体制机制保障。湛江县镇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改革开展后,基层卫生院综合能力大大提升,常见病诊断水平提高,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得到加强,基层首诊率提高,而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群众可以在家门口看好病。

我市于2014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县镇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实行“五个统一”管理和建立“五项制度”,促使县级医院人才、技术、管理等优质资源下沉,弥补乡镇卫生院缺医少药的短板。市财政投入资金,在全省率先实施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整治乡镇卫生院的服务环境,仅用两年时间就让乡镇卫生院的面貌从内到外焕然一新。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