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数读五年看变化 湛江发展谱新篇

湛江日报  作者:何有凤 张永幸  2017-01-13 09:43

[摘要] 五年风雨路,团结谱新篇。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下,我市在攻坚克难中探索创新,在重重考验中稳步前行,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建成了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办成了一批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

1月5日,从空中鸟瞰海东新区高楼林立的新景象。 记者 吴智恒 刘冀城 航拍

三帆交通转盘宛如一朵绽放在市区中央的鲜花。 记者 吴智恒 刘冀城 航拍

五年风雨路,团结谱新篇。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下,我市在攻坚克难中探索创新,在重重考验中稳步前行,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建成了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办成了一批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

一串串不断增长的数据、一个个不断更新的喜人变化,都见证了过去五年我市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喜人成绩。

1 产业强市 我们有突破

五年来,我市坚持发展,着力培育现代产业,聚精会神建园区抓招商上项目,持续推动钢铁、石化、纸业等临港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或全面开工,挺起湛江现代工业的脊梁;持续开展产业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三讲三评”,支持园区完善设施、引进项目、扩能增效;持续改善政务、诚信、治安和交通四大投资环境,推进实施“十百千”投资计划,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乡贤回归;持续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支持县城扩容提质,推动县域工业发展;持续壮大商贸物流园区,建设“五岛一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引领服务业升级发展;持续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绿色食品、农业品牌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据初步预计,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2570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比19.1∶38.1∶42.8。工业总产值2860亿元,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1550亿元,增长18%,其中180项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6.7亿元。

去年来,我市在工业方面尤其取得了飞跃发展。湛江钢铁一期工程全面建成试产,完成钢产量545万吨,实现产值155亿元,成为我市第4个产值超百亿元工业企业。钢铁配套园区26个项目入园,盛宝科技、沪湛辅料等18个项目建成投产。石化园区入园项目10个。湛江晨鸣实现产值150.8亿元,增长22.6%,四期建成投产。大唐雷州电厂主体工程完成投资30亿元,占总投资的31%。产业集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产业园区签约项目83个,落地68个,投产35个,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78.3亿元,增长16.7%;增加值385亿元,增长15.4%。湛江产转园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36%和21.8%。奋勇高新区17个项目动工,9个项目建成。

2 交通先行 我们有作为

五年来,我市坚持交通先行,着力推进“三环四通”,先后建成茂湛铁路、东海岛疏港公路和湖光、雷湖、海东快线,总长151公里的环城高速基本成形;持续推进深水航道和集装箱、大宗散货码头建设,实施“一县一港、一港一园”战略,实施航空“百万工程”,有效推动资源要素集中、人流物流集聚,区域中心城市影响力持续提升。

去年,我市在交通建设方面就完成投资88.1亿元。广湛高速官渡(互通)立交出口(二期)建成通车。东海岛铁路、黎湛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投资过半;汕湛高速湛江段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占总投资42.7%。东雷高速全线施工。合湛高铁、玉湛高速、西城快线、高铁西站及其配套工程和调顺跨海大桥开工,湛江国际机场启动初勘与测量工作。徐闻港南山客货滚装码头、进港公路改扩建和湛徐高速徐闻港支线三大工程加快推进。湛江港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30万吨级航道和湛江钢铁基地30万吨级码头通过验收,东海岛港区公共深水码头动工建设。改造国省道61.8公里,累计改造716.4公里,完成国省道“迎国检”任务;改造县道76.5公里,如期实现“3年改造300公里县道”目标;完成村道硬底化633公里。

3 扩容提质 我们有亮点

五年来,我市坚持扩容提质,着力推动城市转型发展,脚印城市、海绵城市和循环城市“三个城市”理念普及落地,海东新区开发全面启动,海西完成市政干道改扩建、“白改黑”,“六乱”“两违”整治初步告捷,中心城区在有序开发中扩容,在转型发展中提质,实现了城市升级、格局大变。

去年,我市主城区完成赤坎“三民”路修缮改造,实现霞海码头功能腾退;广州湾大道南段全线贯通,体育北路西段等3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世贸人行天桥动工,源珠路、南方路、海湾路等市政道路加快建设;建成滨湖公园12.6公里环湖绿道,银帆公园基本建成;数字化城管中心上线运行;强化“六乱”“两违”整治,拆除违法建设22.9万平方米,市区违法建设保持“零增量”;完成“三旧”改造1360亩。新城区建设有序展开,海东新区建成东城西路等9条道路,25公里海东快线全线通车;军港大道、湛江实验小学等15个项目动工;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获得国家2.3亿元专项建设基金;完成三柏西等3条村庄整村搬迁,两条村农民公寓竣工。西城新区编制完成教育城、高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东海岛中央商务区和千亩生态公园动工建设。

4 创新驱动 我们有成效

五年来,我市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着力增强发展活力,推动军地、校地(院地)和垦地“三地”融合发展,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推动形成“双创”热潮;积极融入北部湾城市群和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发展,坚持双向开放东盟,湛江口岸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长7倍,成为“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

去年,湛江申报高新区通过科技部专家评审。“南方海谷”总部和科技创新大厦基本建成,首批11个单位签约入驻。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9家。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0家。驻湛高校、科研院所155项科研成果与地方企业成功对接。成功举办首届湛江(中国)创意设计大会和第二届“南方海谷杯”创新创业大赛。

5 守住底线 我们有信心

五年来,我市坚持守住底线,着力实施蓝色崛起与蓝天碧水“双蓝”战略,实施主城区治水工程,攻坚完成港湾清障和南柳河整治,建成两个海滨浴场和瑞云湖、滨湖公园,市区重点河渠截污纳管,鹤地水库水质明显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前列、全省领先,实现了发展与美丽共赢。

去年,我市加大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力度。PM2.5年均值降至26微克/立方米,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7%;城市供水水源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100%达标。主城区治水持续推进,建成绿塘河污水提升泵站,完成百蓬路和友谊路“水浸街”黑点整治。九洲江—鹤地水库流域治理纳入国家“水十条”项目储备库,小东江流域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市区、廉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徐闻、遂溪、吴川生活垃圾填埋场投入运营,赤坎水质净化厂三期和黄坡等中心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使用。去年淘汰黄标车13749辆。更新造林10.3万亩,营建生态林3.05万亩。

6 民生为重 我们有收获

五年来,我市坚持民生为重,着力推动共建共享,先后办成一批民生实事、建成一批民心工程,圆满完成扶贫开发“双到”任务,医保“湛江模式”推广,医改“湛江模式”成效明显,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公共服务更加优质、社会大局更加稳定。

去年,市财政社会民生投入308.67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80.5%。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十大民心工程推进实施。新增城镇就业7.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7万人。市养老服务中心基本建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提高6.5%,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8.8%,22100多名市直国资系统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省内异地联网结算定点医院增加到131家。与13个省内外城市建立公积金合作关系。城乡居民低保月标准分别提高到490元和340元。建成保障房1572套,完成危房改造19515户。各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9.46亿元,实施精准扶贫项目12161个,74000多名扶贫对象如期脱贫。解决9个县(市、区)2000多条自然村150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