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湛江:打造骑行系统 践行建设脚印及海绵城市

湛江日报  2016-04-06 09:51

[摘要] 本月1日至30日,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和湛江绿通自行车有限公司联合推出升级公交IC卡活动,升级后的公交IC卡具有乘公交车和租用自行车两种功能。一项公共出行便民服务之举,折射出的全市上下坚定践行建设脚印城市、海绵城市、循环城市的城市发展理念的决心与缩影。

本月1日至30日,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和湛江绿通自行车有限公司联合推出升级公交IC卡活动,升级后的公交IC卡具有乘公交车和租用自行车两种功能。一项公共出行便民服务之举,折射出的全市上下坚定践行建设脚印城市、海绵城市、循环城市的城市发展理念的决心与缩影。

我市自去年元旦投入公共自行车以来,在方便市民绿色出行、低碳出行的同时,有力推动了脚印城市建设。

港城低碳骑行蔚然成风

在港城大街小巷,大家总能见到绿色的公共自行车。它显得格外清新和醒目,就像“小绿鸽”般轻盈穿梭,悦耳“叮当”车铃声不时传来,成为港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少市民感叹,近年来公共自行车的投入使用,不仅完善了公交交通系统,更解决了市民出行的“后一公里”问题,骑车低碳出行已蔚然成风。

“80后”莫忠在赤坎一国企单位上班,2012年领到驾照并开上辆私家车后,虽然居住跃进路与上班地点人民大道北相距仅2公里,但他一直喜欢驾车出行。两年来由于工作繁忙,平日缺乏锻炼,体重飙升不少。自去年我市公共自行车正式投入使用后,除了出远门外,莫忠依赖了两年的私家车基本被公共自行车替代,“骑单车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更惬意地观赏沿途的风景。老城区不少古建筑保存得比较完整,且空气清新,值得骑行出行!”

上下班高峰期,坐公交人太多,自己开车路太堵,停车位更是一位难求。这是不少市民的出行烦恼,多方权衡之后,不少人终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在开发区工作的劳森告诉记者,在没有公共自行车前,无论是坐公交或自驾车,出行总会遇到尴尬,坐公交车下车后往往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自驾车又常常找不到车位,打车成本又太高,骑公共自行车好不过了,“公共自行车的投入使用,真正衔接了港城的交通,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毫无疑问,公共自行车租赁吸引了不少市民低碳出行,为我市打造脚印城市提供直观、接地气的载体,受到广大湛江市民欢迎。长期以来,赤坎、霞山这些老城区受到道路规划的限制,公交车无法深入小街小巷,部分市民要走一段较远的路乘坐公交车。而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自行车和公交车站进行无缝衔接,将道路主干线与支线连接起来,极大解决市民出行“后一公里”的难题。

日均使用达2.3万车次

公共自行车系统是我市打造“脚印城市”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倡导市民绿色出行的重要便民举措。自我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启用以来,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了解和熟知。

据介绍,我市公共自行车系统首期272个服务点,覆盖了霞山区、赤坎区和开发区3个中心城区,投入公共自行车5000辆;为继续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满足市民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市又进行了二期工程建设,并于去年下半年完成,二期工程新投入5000套自行车设备,新增200个自行车网点,还在首期使用较多的一些网点增设了锁。公共自行车自投入运营15个月以来,受到广大市民的热捧,纷纷踊跃办卡骑车。

记者5日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新获悉,截止今年3月底止,市区设置公共自行车网点472个,车辆10000辆,办卡数71444张,套卡174套,日均使用高达2.3万车次。加上骑私人自行车出行的市民也日益增多,绿色出行在湛江已经常态化。

市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共自行车租赁为市民的公交换乘提供方便,让市民将享受更优惠的价格、更便捷的出行方式。不过,新安装的自行车刷卡设备,有些遭到人为敲打损毁,屏幕玻璃破碎一地。他呼吁广大市民保护公共设施,文明使用公共自行车,并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巡查执法,对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进行惩罚。

引导市民低碳出行

作为霞山的老街坊,年逾六旬的符伯见证了港城日新月异的交通变化。近年来,市民出行方式选择日益多样,且越来越便捷,越来越低碳环保,这让符伯颇感欣慰。他退休后很少外出,但随着近年来交通发展的便捷,现在他喜欢约上老伴,骑上公共自行车到附近公园绿地散心。

“服务网点很多,骑车上班、办事都很方便!”郭先生的家在霞山区解放西路,之前一直自己开车上下班。自从市区投放公共自行车之后,他经常骑车出行。受其影响,他初中的孩子申办一公共自行车租赁卡,平日骑车上下学,不再依赖家人私家车接送。

民主路处于赤坎老城区,长期以来,由于老城区道路窄小,交通压力大,坐公交打的难,可喜的是,近几年经过交通整治和规划后,不仅坐公交方便,徒步和骑自行车也成了不错的选择。

“湛江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文化底蕴的滨海城市,只要有便捷的交通,提供低碳绿色出行方式,港城的独特魅力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家住民主街道的林女士说,希望未来港城的公交线路更科学,绿道和公共自行车越来越多,吸引更多的人选择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构建绿色交通

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是发展公共交通的重大抓手之一,而完善公共交通是湛江建设脚印城市、海绵城市、循环城市的题中要义。

纵贯湛江市区南北的椹川大道全长9公里,目前已完成“瘦身”,机动车车道宽度由3.7米改为3.25米,40%多的路权分给了公交车、电动车和自行车。

“一座城市不应该建成‘车本’城市,而应当是‘人本’城市,要以人为中心。”市长王中丙曾多次表示,城市道路规划要走出建大马路、宽马路的误区,科学合理分配路权,建设公交都市、骑行之城。

完善公共交通,引导市民低碳出行,这是湛江建设“脚印城市”的一大举措。一方面在交通上要适合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倡导低碳出行;另一方面,在城市格局上要建设活力街区和小尺寸街区,方便市民生活。

过去两年,湛江市探索TOD开发模式,按照公交、行人优先的原则重新分配路权,划出公交专用道、缩窄机动车车道,对市区32条道路进行了改造。除了在全省率先对电动车车辆管理实行临时登记,加大投放清洁能源公交车外,还通过市场化运作,投放1万辆公共自行车。此外,通过建设生活化街道、紧凑型街区,湛江强化社区开放通达,整治城市临街退缩公共空间,打造适合休闲步行的商业区。

打造脚印城市,构建绿色交通,在湛江已成为一种共识,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如今老百姓出门更愿意选择公交、骑行和步行。湛江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日均租车超过2万人次,骑车出行已经成湛江市民喜爱的绿色出行方式。

精彩推荐:

全城通缉湛江低价优惠盘5 4字头抄底专治各种不服

既生瑜何生亮!相爱相杀 湛江银四27盘上演“厮杀记”

湛江银四楼市后劲发力不足 仅7盘入湛

湛江不必慌!出乎意料 三月湛江楼市遭遇"金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