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法治时评:推广街区制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正义网  2016-02-24 09:47

[摘要] “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这句话受到热议,被公众称为“拆除小区围墙”,其实并非这么简单,它实质是推广街区制的新表述。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近日印发,其中提出,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2月23日《新京报》)。

“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这句话受到热议,被公众称为“拆除小区围墙”,其实并非这么简单,它实质是推广街区制的新表述。推广街区制的重要目的是实现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促进土地节约利用,直观感受是有助于疏解城市交通拥堵。目前,我国四川成都已在9个示范片区试点,国外大力采用并有不少成功经验。可以说,《意见》勾勒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路线图”,绘就了一张城市建设画卷。

笔者注意到,街区制政策的出台,人们提出不少问题,如小区业主权益、居住安全、环境影响等等。一个新鲜事物出现后,产生后续相关问题当属正常现象,只要认真研究并妥善加以解决即可。推广街区制,对于新建小区,做好各项规划设计和权益配置相对容易,难点在已有老旧封闭小区如何“拆围墙”。在此过程中,就可能涉及到相关主体权益的影响、协调和保护等问题。比如,物权法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绿地、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等属于业主共有。实行街区制,就可能涉及小区道路、绿地、停车位的所有权、使用权、权如何分配等问题,这都需要在法律上作出明确规定。

针对开放使用小区道路如何补偿等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卫国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认为:从法律上讲,政府要协商推进,还要进行补偿。在这方面,也还有大量的具体问题需要深入细致研究。比如,如何实现补偿,按什么标准补偿,需要什么程序,等等。目前也缺少相应法规,当务之急是制定完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科学论证拆除的必要性、合理性,与相关小区业主协商,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街区制推广不会一蹴而就,政策执行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在所难免。23日,高人民法院在召开物权法司法解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意见》属于党和国家政策的层面,涉及包括业主在内的有关主体的权益保障问题,还有一个通过立法实现法治化的过程。”解决好安全、停车、物业管理以及住宅区内公共空间等问题,是实现街区化的前提,而这些都有赖于法治的保障。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