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房企海外投资将超250亿 刘晓光:不重蹈日企覆辙

湛江楼市  2015-11-16 09:49

[摘要] 中国房地产业从“黄金时代”转入“白银时代”,房地产企业“出海”成为了一种趋势。

中国房地产业从“黄金时代”转入“白银时代”,房地产企业“出海”成为了一种趋势。

11月14日,中国电建集团、中房集团、美国第二大房产开发商Stockbridge与亨瑞集团正式签署协议,将联合开发数个美国大城市成片区域,包括美国旧金山金银岛整岛、波士顿海港城片区等,涵盖技术支持、融资、设计施工、预售等,投资总额达上百亿美元。

其实,2013年开始,中国房地产企业就加快了海外投资的速度,如当年10月,绿地与美国森林城公司共同收购、开发纽约布鲁克林大西洋广场项目,总投资超过50亿美元。根据仲量联行研究部的数据,2013年中国海外商业房地产市场总投资额为76亿美元,同比增长124%;2014年则达到165亿美元。

11月14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表示,2015年中国房地产业海外投资额将超过250亿美元。

中国房企密集出海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眼下,国内房地产市场转入低速,整个行业库存压力较大,化解库存成为当务之急。而欧美房地产市场日渐复苏, 也更高。亨瑞集团董事会主席邹亨瑞表示,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 不到10%,而海外项目可能会达到15%~20%。对于许多大型房企来说,国内布局已基本完成,积累了资金、人才和经验,海外投资亦是战略布局的需求。

此外,中国中产阶层不断壮大,移民、留学和海外投资规模扩大,海外置业渐成气候。中国房企看准了这种需求,到海外去做中国人的生意。不过,情况也出现了变化。华本荣誉理事长、原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告诉《中国企业家》,和当初的设想不同,首创在澳大利亚的房产项目国内买家大约只占三分之一,更多的则是当地买家。邹亨瑞也表示,万科和绿地在美国的项目也遇到了同样的状况。

投资海外是机遇,更有挑战。

邹亨瑞认为,虽然国内房地产企业在过去的“黄金十年”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国内的法律体制、生态环境与国外是完全不同的,到国外去做房地产完全是一个创新创业的过程。

以美国为例,其房地产市场是高度专业化、细分工的商业模式,拿地是拿地,投资商是投资商,总包是总包,这与国内很不一样。

因此,他表示,房企海外投资应避免单打独斗,好和当地的房地产公司合作。

关于中国房企出海,华本荣誉理事长、原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采访。

CE:与前两年相比,2015年中国房企海外投资表现出哪些新特点?

刘晓光:,有的投资者开始将物业作为金融来投资;第二,中国中产阶级、企业家们购买国际房屋比例上升;第三,过去中国房地产企业“走出去”的还是比较少的,现在量越来越大,包括一些中型企业也开始往外走,为什么呢?中国市场压力太大,在中国市场拿不到地,就可能到海外去发展。第四,一些组织中国房地产企业“走出去”的专业性平台开始出现。

还有一个特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物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大部分是住宅,后来买一些写字楼、商业门脸,再后来买一些旅游设施。

CE:许多人将目前中国房地产企业大规模出海与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抄底美国相比较,二者有何不同?如何避免重蹈当年日本企业巨额亏损的覆辙?

刘晓光:当年,日本在美国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是有一个高潮到低潮的过程,但与目前中房企海外投资情况不太一样。

日本企业在美国投资有国家的支持,比如当年日本有拓植银行。当时,日本购买物业规模大,购买单体也特别大,而当时购买价位却是比较高的。然后,出现了一个低谷,坚持不住了,大量撤资,美国资本接手。

中国企业则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呢?中国企业购买的数量还是很小,没有大规模地去购买物业,中国需要的结构与日本也不一样,日本人当年购买写字楼、商业的比例比较大,中国人现在主要还是住宅,所以也就不会出现大起大落。而目前还是一个机会,如果再早几年更是机会,比如2008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