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政策 > 正文

从今年货币政策脉络看2015:全面降准降息可能性大

证券日报 中国证券报 财经  2014-12-25 09:49

[摘要] 2015年强改革重点是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等。

从今年货币政策脉络展望2015:全面降准降息可能性大

今年以来,央行以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投放基础货币平抑流动性的异常波动,政策发力以定向为主,通过公开市场利率调整推动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11月份采取的不对称降息又将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四个变化成为货币政策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起来就是强改革、弱刺激。实现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的目标,需要央行将这种操作思路延续下去。

强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2015年强改革的重点是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以及金融改革经验的移植和推广。

在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后,今年11月份的不对称降息被认为是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一招妙棋。这是对传统利率调整方式的改善,体现了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及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带动债券等其他金融产品定价下调,同时又有利于把正利率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维护存款人合理的实际,扩大居民消费,提振内需。

这次不对称降息的 看点是同时把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至1.2倍,这是自2012年6月存款利率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1倍后,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

央行发言人称,此次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进一步扩大,不仅有利于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也为未来全面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准利率期限档次的简并也有利于金融机构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培育和增强定价能力建设,这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下一步,央行将密切监测、跟踪评估各项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并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和改革所需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适时通过推进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大额存单等方式,继续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不断增强央行利率调控能力和宏观调控有效性。

11月30日下午,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业界推算,《存款保险条例》 快将于明年1月份正式实施,这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认为,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可以为民营银行、中小银行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一般来说,存款保险对不同经营质量的金融机构实行差别费率,并采取及时风险纠正措施,有利于促进形成有效竞争、可持续发展、主要面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形成更加合理的金融体系结构布局,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将为下一步的金融改革做好铺垫。

对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取得的经验,决策层要求尽快在更大范围内播种扩散,尽快开花结果,对试验取得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能在其他地区推广的要尽快推广,能在推广的要推广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

“上海经验”的重点是金改,主要跨境人民币资金使用、跨境融资、外汇管理、资本项目开放四个方面。目前,这几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其中部分已经在推广复制。

 

弱刺激体现在哪些方面

今年的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

弱刺激将主要体现在公开市场操作、降准、降息、信贷等方面。

首先,公开市场操作将是熨平时点性流动性波动的重要工具。传统的正、逆回购、新创设工具以及国库现金定存操作将会灵活使用,传统工具与新创设工具相辅相成,可在保证流动性总量适度充裕的同时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其次,定向降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可随时启用,而全面降准或与金融改革相伴而行。

今年以来,央行的两次定向降准主要是发挥信号作用,通过建立信贷结构优化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涉农信贷投放比例。但定向降准有一定的局限性,虽可随时启用,但也不会太过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将发挥总要作用。

业界预测,今后同业存款可能纳入普通存款范围,如果这项规定实施,则将引发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上缴的压力,这种压力只有通过降准来释放才会 有效。

民生证券发布的报告称,存贷比的进一步调整,或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其中包括余额宝类货币基金。若照此执行,存款准备金将多补缴1.76万亿元。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高企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已没有维持的必要。

因此,全面降准的时机将视实体经济和金融改革的进程而定。

第三,定向降息或全面降息是引导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应大胆使用。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小、实体经济需要降低利率的背景下,不妨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扩大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使用范围和频率,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松紧适度的货币环境。

第四,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信贷结构。未来央行将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以及信贷政策的信号和结构引导作用,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优化信贷结构。从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效果来看,增加信贷投放无疑是 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业界预测2015年新增信贷投放或许将超过10万亿元。

央行在传达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指出,2015年要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平稳适度增长,重在优化结构、盘活存量。货币政策弱刺激将主要体现在上述四个方面。

稳增长 货币政策充当“先锋”

稳增长的任务和经济疲弱的现状决定了明年的货币政策仍需充当“先锋”。

12月 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信息显示,一方面今年 经济工作会议把稳增长放在 重要位置上,尤其是强调了稳增长和调结构需要平衡,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增长速度,那么调结构也会受到影响,这是本次会议值得关注的亮点之一。尤其是在当前通缩压力下,货币政策有必要向稳增长发力。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从当前经济走势看,制造业PMI下半年以来出现趋势性下降,表明生产扩张动力逐步减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11月生产和库存指数持续下降,企业供给端加速收缩。三大订单大幅回落,内外需求显著走弱。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持续下跌,工业领域通缩风险加剧。大中小型企业均呈下行态势。明年上半年房地产 增速仍将继续下探,进一步拖累全社会固定资产 。

从物价走势看,在经济增速运行缓中趋稳的背景下,有效需求不足对物价的推升力度有限。国内成品油价持续下调及房地产相关价格调整,非食品价格缺乏显著上升动力,明年上半年CPI同比仍有继续下行可能;今年11月PPI同比为近一年半 跌幅,连续33个月负增长创下近30年工业领域 长时间通缩。生产资料价格持续走低,输入性通缩压力加大,理论上企业实际融资利率上升。在内需疲弱,油价走低的背景下,PPI负增长态势仍将持续。

业内人士透露,明年的经济目标或将GDP增速定为7%、CPI增速3%。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预计2015年我国GDP增长率为7%,经济增速继续稳中有降。明年的外部环境并不乐观,虽然美国经济继续向好,但欧洲和日本经济依然低迷,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外部需求改善有限,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大宗商品市场风险上升。

从内部看,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增长动力转换阶段,改革释放的增长活力转换成经济增长尚需时间。就稳增长和保就业而言, 仍是明年实现这两个政策目标的主要动力,其中制造业和房地产 或步入个位数增长,基础设施 将担纲稳增长的重任。 

 

 什么是适当的货币政策

 邹至庄

[改变货币增加的速度会影响物价与生产。因为就业受到生产的影响,货币供应也影响了就业和失业的数量]

货币本来是天然的产物,如贝壳、金与银之类。它们的价值来自于供应的有限,物以稀为贵。后来 开始发钞票,是人造的货币。货币的价值也是基于供应有限。如果 印发太多,货币的价值便会降低,引起通胀。货币增加不但影响物价还会影响生产,因为物价的变动是慢于货币增加的变动的。货币增加了,商店不可能马上提高物价。当货币增加了10%而物价不同时增加10%时,拥有货币的民众即增加了购买力,导致生产增加。总之,改变货币增加的速度会影响物价与生产。因为就业受到生产的影响,货币供应也影响了就业和失业的数量。但如果继续增加货币供应只会导致通胀。

货币政策的目的,是利用增加货币的速度影响物价与就业。什么是适当的货币政策?经济学界有不同的意见,他们的意见可以分为两类:用规律(rule)或用相机抉择(discretion)来决定货币增速。我的老师米尔顿·弗里德曼主张用规律,建议央行把货币增速维持不变。他认为货币供应对物价与就业短期的影响无法预测,既然央行无法控制物价与就业短期的波动,不如维持固定的货币增速,以稳定物价与就业的变动。

建议用相机抉择的也有不同的主张,大致是建议根据近来物价与失业的数据来决定。如果失业率过高,则多增加货币供应;如果通胀严重,则减少货币供应。但还有其他因素也需考虑,比如利用各种数据预测未来通胀与失业的数量。不同的央行总裁会用不同的数据。即使用了同样的数据也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做出不同的货币政策决定。

本文讨论适当的货币政策,只能谈决定政策的原则,无法谈如何利用计量经济方法与通胀、失业等数据来决定货币供应在某时的适当数量。

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以后,美联储施行了三次大的货币供应增加。用所谓量化宽松政策,抛出货币来买进大量的 公债,把货币的供应和公债价格提高,把利率降低到近于零。希望银行多贷款,以增加企业的生产与 ,但功效不大。原因是企业预测产品将来的需求不大,不愿多生产与 。事后经济学家与社会舆论对2008年经济危机后的货币政策失去信心。其实,在一般经济走下坡路时,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2008年发生的不是一般的情形,而是整个金融市场的崩溃,整个经济借贷的活动不能正常运作,这是货币政策无法挽救的。

现在回来讨论在一般经济波动时,应当使用哪种适当的货币政策。今天一般的经济学家认为应当用相机抉择来决定适当的货币政策。但有一个不同的意见,是用相机抉择决定了适当的货币政策后,应否向社会公布和应当公布多少。当前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刚上任时,宣布今后将尽量向社会公布联储决定的货币政策,意在帮助企业与消费者利用这些信息来筹划经济活动。虽然这是一个好理由,但应当把政策透露多少是不容易决定的。如果公布太多,以后联储难以更改政策。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美国的不同。经济波动比美国小。主要的经济问题不是如何避免或应付严重的经济危机,而是如何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到了经济增长缓慢时, 会用财政政策来挽救。财政政策是利用 的收入和支出来控制经济生产的总需求。像在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和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中国 用基本建设的 来刺激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在中国的应用主要是控制通胀,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率过高影响社会稳定,是因为货币供应增加太快,没有使用适当的货币政策。(作者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